警惕泛道德主義

時間:2012-09-04 13:54   來源:法制日報

  現代社會的公民不僅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更應該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和清醒的理智。只有不觸犯法律的邊界,才能形成真正良善而不矯作的道德氛圍

  中華民族素來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一美德不是被史書刻意宣揚,也不是被為政者教化的,而是出自人類與生俱來的同情之心。孟子説人皆有惻隱之心,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裏面,必然會産生驚恐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他和孩子的父母交好,也不是因為要在鄰里中博取名譽,更不是因為厭惡孩子的哭聲,僅僅是因為人天生的同情心和善心。正因為人所具有的這種同情心,所以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形成尊老愛幼的道德風尚。

  尊老愛幼的故事史不絕書。《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年輕時有天在邳橋上散步,有一位身著粗布衣裳的老人走到張良呆的地方,故意把鞋子扔到橋下,對張良説:“年輕人,下去(給我)把鞋取上來!”張良十分吃驚,真想揍他,但是看到老人如此大的年紀,就給他拾了鞋。老人接著又讓張良替他把鞋穿上,張良既然已經替他把鞋取上來,於是就恭恭敬敬地給他穿上鞋。老人看到鞋子穿上後,大笑離去。張良十分吃驚地目送老人離去。老人走了近一里路,又返回來對張良説:“你這個年輕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傳給你。五天之後天亮時,在這裡與我相會。”張良十分詫異,跪拜説:“好的。”五天之後,張良到了約定的地點,老人已經先到了,看到張良晚到,老人生氣地説道:“年輕人和老人約會,怎麼可以遲到呢?”於是再次離去並説道:“五日之後早點來。”五天后雞剛叫的時候,張良便趕忙赴約,老人又先到了,他憤怒地説:“怎麼又遲到了?”説完老人又走了,説:“五天之後早點來。”五天之後,張良半夜就去了,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説:“這樣就對了。”老人拿出一本書説:“你讀了這個就可以做帝王師了。今後十年你將建立一番事業,十三年後你將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説完老人就走了,再也沒有出現。第二天張良看那卷書,原來是一本兵法。張良常常反覆地誦讀它,日後果然成了智謀超群的漢代名臣。 

  張良拾鞋獲兵書的故事聽起來像是傳奇,然而故事中,老人用拾鞋來試探張良折射出古代社會尊老被視為一種美德。只有具備這一美德的人才可以施以秘籍,委以重任。時至今日,尊老愛幼仍是被廣泛認可的美德,我們從公共汽車上頻頻可見的讓座現象就可以感受到公共道德的力量。不過,近來像讓座這樣尊老愛幼的道德行為漸漸異化為一種道德暴力。日前,長春一殘疾男子乘公交車沒有給中年婦女讓座,竟遭掌摑,類似的因為年輕人不讓座而受到老年人甚至中年人暴力懲罰的案例在網路上頻頻曝光,由此引發的讓座爭論也熱鬧非凡。為何一個簡簡單單的讓座行為竟引起軒然大波?是我們的道德真正滑坡了還是一部分人打著道德的幌子放縱人性的暴虐?

  從本質上看,讓座屬於一種尊老愛幼的道德行為,而不是一種義務。也就是説,在公共汽車上,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是出自善意或者道德約束的自願行為,讓座是好意,不讓也沒有錯。我們看到很多身強力壯的中老年人看到年輕人不讓座就大加鞭笞,甚至大打出手,他們認為被讓座是一種天然的權利,殊不知我國的法典上並未規定年輕人應該給老年人讓座。的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無論怎樣的美德都是符合人性,不是矯揉造作的。看看那些身強力壯、精神抖擻的老年人,甚至是中年人走到一臉疲憊的年輕上班族面前,理直氣壯地等待被讓座,一個有公平之心的理智公民不會覺得這是一種矯情的道德暴力嗎?在長春的案例中,被強制要求讓座的年輕人竟然是個殘疾人!當所謂的“美德”被如此過分地要求時,美德就不再是一種美德,而是一種人性的扭曲。

  歸根結底,我們的公眾對於道德與法律的理解仍然存在很大的誤區。尊老愛幼的讓座行為是一種道德自覺行為,而不是一種可被主張,甚至被暴力保護的法定義務。在前述的小故事中,張良為老人拾鞋是出於尊老的傳統,試想,假如老人也上前給張良一巴掌,那麼以張良的性格,絕對不會主動為老人拾鞋、穿鞋,也絕對不會有後來的得兵書成名臣的佳話。

  道德依靠內在的良心或者外部的輿論來規訓,我們可以譴責不讓座的年輕人沒道德、沒修養,但是一旦出手奪位就觸犯了法律的底線,侵犯了他人的權利。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每個上了公共汽車的人都與公交公司形成了一個運輸合同,都享有坐著被運輸至目的地的權利。這樣的權利老年人擁有,年輕人同樣擁有。不過由於公共資源有限,公共汽車不能滿足每個人有座的需求。對此我們的公車也有相應的規則可循。公共汽車上普遍設有老幼孕殘專座,老年人上來可以主動選擇這些座位,如果這些座位已滿,而碰巧有人讓座,那麼就是幸運的事情;而如果沒人讓座,也無可抱怨。出手掌摑的人無疑混淆了道德與法律的界限。

  現代社會的公民不僅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更應該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和清醒的理智。只有不觸犯法律的邊界,才能形成真正良善而不矯作的道德氛圍。(張玲玉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畢業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