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嚴懲誣告好人,彰顯社會正義力量

時間:2011-12-20 15:1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2月17日,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在全國第二屆好人論壇上透露,廣東正在修訂完善省人大提請的見義勇為保護條例,誣告見義勇為者將被追訴法律責任。(12月18日《南方日報》)

  時下,救人反被訛詐的尷尬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挫傷了人們見義勇為的積極性。小悅悅被車輾壓,18位路人無人施救,便是一個慘痛的例證。我們呼喚道德的回歸,但我們更需要對道德進行有效的保護。廣東修訂完善見義勇為保護條例,擬規定誣告見義勇為者將被追訴法律責任,並給予見義勇為者重獎,支援和保護見義勇為,有利於彰顯正義力量。

  救人反被訛詐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現代社會的道德困境。一個社會要形成穩定的道德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風尚,不僅要有強有力的社會輿論監督,而且要求每個社會成員的“良知”自律。然而,當被救助者喪失了誠信和良知,還理直氣壯地去傷害行善者時,受傷的行善者卻個個顯得孤立無援,處在被動挨打的位置,為自證清白勞心費力。這時候,行善者是多麼需要正義力量挺身而出。

  而在此前,對於被救助者的反戈一擊,有關部門似乎也是束手無策,要麼提醒見義勇為也要“留一手”;要麼建議“救人要自留證據”,要麼在救與被救之間進行“和稀泥”式的調解;即便是證明了被救助者在訛詐見義勇為者,也是放任不管,導致訛詐行為有恃無恐。試問,當行善還要“自證清白”,當訛詐見義勇為者沒有任何代價,甚至成為一種“習慣動作”,那見義勇為還有什麼尊嚴可講?如果人們都把道德、公德甚至做人的起碼品德深藏起來,去充當冷漠的旁觀者,任憑那些躺在地上等待救助的人痛苦呻吟,這個社會還有什麼文明可言?

  因此,訛詐見義勇為當付出違法成本,法律應彰顯“懲惡揚善”的正義力量。我們的相關部門,應責無旁貸地“替見義勇為者説話”,特別是司法機關,更應旗幟鮮明地站在見義勇為者的立場上,支援他們拿起法律武器替自己維權,將訛詐見義勇為的被救助對象推上被告席,接受法律和道德的雙重審判。要知道,維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一種褒揚,更是對誠信社會的一種引領。

  由此可見,從法律層面為見義勇為者“撐腰”,讓他們在司法糾紛中承擔“零風險”,並給誣告見義勇為者戴上依法懲戒的“緊箍”,給見義勇為者精神和物質的雙重獎勵,顯得意義非凡。立法保護見義勇為,不能只是廣東的“自選動作”,更樂見成為全國步調一致的“規定動作”,讓每個見義勇為者都能夠得到法律救濟,得到全社會的褒揚。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