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齊魯社區一則帖子《為領導服務?鄒平天地緣酒業,高招迭出!》引起廣大網友關注,網友曬了幾幅山東天地緣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特供酒的照片,大家熱烈討論的正是這種特供酒的名稱:領導專用酒。(《現代快報》10月23日)
我其實不太相信這種酒真是所謂領導專用,不僅因為其包裝簡陋、告白拙劣,更因為其售價低廉——一箱6瓶售價只有900元,而且量大批發還能優惠。置身於白酒價格節節攀高的當下,這樣的售價簡直是寒酸,以此來標榜身份,這不是拿領導開玩笑嗎?
雖然宣稱“很少對外銷售”,但如此嘩眾取寵的産品恐怕多半是以普通消費者為目標,這不由得令人聯想起當年所謂反包裝香煙的流行——簡陋的包裝上除去高檔克隆對象的商標外空無一物,儘管這些商品無一例外打著“特供”、“內部流出”的幌子,但當類似商品充斥大街小巷時,此中荒誕不言而喻。相比起尋常造假手段來説,如此“順風扯大旗”的成本可謂極其低廉,而其效果卻毫不遜色。以最小的成本製造最大的市場轟動,單純從社會反響來説,這樣的廣告無疑是成功的,而這恐怕也是此類商品層出不窮的關鍵所在。
時至今日,在商品流通的各個領域都不難看到“領導專用”的影子——特供酒、特供煙、特供茶、特供食品……更有甚者,公共領域的配給也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特供——“特供病房”、“特供經適房”屢屢曝光,每一種特供福利的出現都意味著公共福利被再度蠶食。至此,肇始於困難時期的特供配給,已從最初的食物供應蔓延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早從純粹意義上的保障安全幻化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實際上,每款山寨商品的流行都因為其背後對應著一款強大的“正品”。具體到“領導專用酒”,其本身的真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特供一詞所呈現出的強大心理暗示。一樣的商品,因特供的存在劃分為涇渭不同的兩種層次,置身於“領導專用”本身巨大的光環下,潛在的無限商機難免泥沙俱下,“特供”兩字儼然包打天下的金字招牌。
也正是因為特供的大面積存在,別有用心者才有了順風扯大旗的機會。儘管公眾不可能鑒別這塊金字招牌下到底掩藏著什麼,但只要他們堅信特供仍然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廣泛存在,這塊金字招牌就足以展示出足夠的殺傷力。緩解這種民意焦慮,顯然不只是摘下一兩塊金字招牌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