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拐賣嬰兒,天使怎能變成魔鬼

時間:2013-08-05 09:28   來源:中國網

  7月17日,農民來國峰妻子在富平婦幼保健院産一男嬰,該院産科副主任張素霞以嬰兒有病為由,騙家長將嬰兒埋掉。隨後將嬰兒賣掉。目前,涉案醫生張某與山西販嬰團夥已被控制。(8月4日《新京報》)

  儘管拐騙和販賣嬰兒的案件時有所聞,但一個醫院的産科副主任販賣嬰兒,不但駭人聽聞,而且令人髮指。明代著名醫學家龔廷賢説:“病家求醫,寄以生死”,説明醫務人員與病人這一醫德關係是生死所寄,性命攸關的,它涉及千家萬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管著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影響面很廣。

  於是,就如“師德”一樣,在所有社會道德中,“醫德”備受推崇和尊重。然而,醫德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自覺性。它不像法律那樣具有強制性,通過國家專門機關保證其實施,而是靠社會輿論、習慣傳統、各種教育,特別是人們的內心信念來起作用的。對此,宋代的《省心錄論醫》中指出:“無恒德者,不可以作醫”。

  筆者覺得,普遍意義的“無恒德者”,對於醫生而言,最多也可能是醫術不精湛、責任心不強,但富平婦幼保健院産科副主任張素霞,從一個呵護新生命降臨的天使,變成一個販賣嬰兒的惡魔,就是醫德敗壞下的人性墮落了。從天使到魔鬼,不是一道底線的失守,而是靈魂的蛻變。這足以顛覆人們對醫院這個救死扶傷公共領域的起碼認識。試想,一個醫院的産科副主任,連販賣嬰兒都做得出來,在利益驅使下,還有什麼缺德事做不出來的?

  對此,富平縣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高文平認為,這是“個案,純屬個人行為”。或許,一個産科副主任的醫德墮落到這種程度,至少尚屬罕見,但一個能讓天使變成魔鬼的地方,難道就不存在見不得陽光的“陰氣”?在一個“甚至連開會時手機響一次都要罰十塊錢”的醫院裏,一個活生生的嬰兒都被婦科主任賣到了外地,豈不咄咄怪事?

  雖然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裏,醫院早已不是世外桃源,健康和生命,在現行的醫療體制下,早已抵不上金錢的砝碼。但是,發展到婦科主任販賣嬰兒,其中在醫德蛻變過程中,還發生過多少見利忘義的缺德之事?能把一個正常的嬰兒説成“外觀畸形”,並要求家屬簽字“自願放棄”,那麼,對其他病人亂下診斷結果,亂開藥、亂用藥,以此獲取利潤,還不是家常便飯?

  誠然,道德式微是這個日趨物化下的現實社會的不爭事實,但醫德是生死所寄的職業道德,這個底線豈容任意踐踏?這個案件的嚴重後果在於,在媒體和相關專家提醒人們如何保護孩子,防止被拐騙的種種“招數”下,誰來告訴産婦和家屬,怎樣防止嬰兒被“接生婆”直接販賣?雖然被醫生拐賣的小孩已成功解救,但誰來拯救墮落如斯的醫德——因為,此案看似“個案”,但在被屢爆的醫院醜聞中,婦科主任販賣嬰兒,相對於那些當藥托、收紅包的醫生來説,只不過是蟊賊中的大盜而已。醫院如果還是白衣天使守護的聖地,就絕對出不了這種毫無人性的魔鬼。

  因此,醫生拐賣嬰兒,天使變成魔鬼,就是在醫德喪失殆盡的人性蛻變下,金錢讓天使成了“推磨”的魔鬼。那麼,“捉鬼”的同時,是不是該對這個散發出“霉味”的地方,撒上一點“來蘇水”?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