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點開新浪網一則新聞《村民自發祭掃31名抗日烈士墓,將士親屬未找到》,剛讀完第一句“5月8日,浙江新昌縣大市聚鎮黃壇村,79歲的村民張生明仔細辨認老墓碑上的字跡”,就不由怦然心動。這説的不正是我家鄉的陳年舊事嗎?不解的是,這則報道怎麼會出自9日的《瀟湘晨報》上?及至看完,才知1943年發生在老家的這場被譽為“浙東臺兒莊大捷”的戰鬥,中國軍隊犧牲的31名將士中有29名係湘籍軍人。為此,記者才會千里迢迢從長沙趕往偏僻的浙東小山村,尋訪村民自發祭掃烈士墓的動人故事。
自從“三 二八抗戰陣亡將士塔”在“文革”期間毀於紅衛兵之手之後,除了當地村民,外界極少有人還記得這場戰鬥,更沒人知道犧牲的31名烈士姓甚名誰,籍貫、官階又如何,他們的英名與事跡早已湮沒于荒山野草中。要不是去年某位企業家贊助,對原本很矮的墳堆進行了簡單修繕,説不定有朝一日連這點歷史痕跡也會被時間抹去。
鐫刻著31位烈士英名、籍貫和官階的紀念塔已經毀了,我們怎忍心埋著烈士遺骸的墓地成為荒冢?村民們自發祭掃的義舉讓人感動,可是,單靠村民自發祭掃來維繫民間對抗日烈士的紀念是無法長久的,也無法向歷史、向烈士英靈及其親人交代。儘管黃壇村村主任翁偉平多方奔波,試圖找到31位陣亡將士家屬,至今仍一無所獲。就連當年指揮這場戰鬥的三營二連連長李名澤(後任人民解放軍二一九師六五六團三營營長,轉業後為中學教師)也音信全無。
這31位烈士本該作為民族英雄被我們永久紀念,但因為他們歸屬於李默庵部的國民黨軍,當地人稱他們為“唱凱”部隊,在抗日戰爭中被新四軍收編。正因為這一特殊身份,所以在我幼時的記憶中,大人們説起“唱凱”部隊,總是神情詭異,壓根兒不提當年的“馬坑墩”戰鬥。還有一些人認為,“唱凱”部隊是被新四軍葉飛部所消滅,不應被紀念。
今年4月13日,《聯誼報》發表了石三夫紀念“三 二八戰役”的遺作《青山長在》,在用鄉諺俚語記述了那段歷史後,作者沉痛地感慨道:“不朽原應永垂,數典奈何忘祖。在史無前例的年代,千萬不要忘記卻是為了忘記千萬,紀念塔被拆除了,是一班不知道歷史卻有許多無名仇恨的小子拆倒的,建了小水電站……歷史有時昧著良心……英雄總是寂寞的,是真正的英雄總會有人記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