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強震,同胞罹難,全民愛心再度匯聚,悲傷伴著濃烈人間溫情詮釋正能量的真實含義。
有這樣一幕令人感慨萬端:一個來自長春的84歲孤苦奶奶,將賣粥積攢下的200元錢無私地捐助給了災區人民,並被當地媒體深情報道。'
她叫于萍,沒有親人,靠每天賣粥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除了賺出日常花銷,還要負擔房租,被大家稱為“賣粥奶奶”。
請注意報道中這樣一個細節:老人蹲下身,從一個角落拿出一個塑膠袋,笑呵呵地遞到記者手裏,接過手沉甸甸的,原來裏面又包著3個塑膠袋,1角、5角、1元的硬幣各一袋,還有60張1元的紙幣。
顯然,相對於可以一擲千金,可以佔據媒體顯著版面的富豪名企,這次捐助的金額可謂少得可憐,但同樣彌足珍貴。
這位孤寡老人在風吹日曬雨淋中,每天平均賺五六十元錢。但她卻説,能幫助別人,自己就很開心,這不是錢能衡量的。
必須承認,她靠自己的善行再次完成了一次關於慈善的啟蒙:行善是一種道德的自覺,與金錢地位身份性別年齡無關,目的是為了獲得內心的快樂。
這首先足以讓那些將慈善當成宣傳手段與工具的人,那些管理善款卻總是無法向公眾説明去向的人,那些自己一分錢不捐卻總是逼迫別人獻愛心的人汗顏。
或許,這樣的人會像過去很多生計艱難但良知閃耀的草根愛心人士一樣,在媒體曝光後,被推上時代道德楷模的舞臺。
但我在感動之餘,還是感到一種深徹的悲憫和哀愁。
試想:一個84歲的老人,在任何一個社會保障完善的國家,都應該在各級幫扶組織的關愛下安度余生,而不是像80後年輕人一樣站在街頭買粥為生,多麼勵志,多麼悲壯,多麼堅強。按説,她更應該出現在各類創業講臺上,飽含深情地講述自己在無人關愛的情況下,怎樣不拋棄不放棄,為總是抱怨社會、厭棄生活的人鼓起生活的風帆。
從這個角度上,她應該是一個英雄奶奶,是中國超過1億老人的傑出代表——都這樣自尊自愛自強,面對中國銀發浪潮的不斷進逼,全社會經常發出的沉重養老負擔喟嘆就是一個天大的偽命題。
因此,當人們習慣性對一個活在生活最底層的人,將自己養命錢無私獻出,成就世間最動人愛心故事鼓掌之餘,似乎應該思考一個問題:這樣的愛心是否值得我們鼓勵?這樣的鼓勵是否有違基本的人道?尤其是在理性救助成為當下最強音的當下,思考上述問題尤為迫切。
拋開賣粥奶奶金子一般的心靈、菩薩般的情懷不言,只要認真思索下去,背後隱藏的這樣一個事實就會浮出水面:她矗立街頭久矣,以84歲的高齡發出熱切的叫賣聲,承受著本應由社會承受的生活壓力,萬千的路人經過,其中可能有媒體,可能有相關機構的負責人,他們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當成合理應該的現實,直到地震爆發,善良的奶奶拿出了本應用於糊口的所有積蓄200元,轉瞬成了大家欽佩的愛心模範——這只是一個亟待救助的耄耋老人借助特定重大新聞事件意外獲得矚目的方式。即使老人是淳樸無私的,但其餘人不能不因為這樣的忽視而羞愧。
這份沉重的愛心其實驗證了一個特殊群體的存在:他們年事已高,多數喪失了基本勞動能力,又加上家庭的破損、喪失,長期被社會保障體系遮罩在大門之外,救助他們比歌頌他們的愛心重要。
衷心地希望充滿慈愛的“賣粥奶奶”能在社會的幫扶下能長命百歲。如果不積極行動起來,她今天的命運就可能是我們的明天。
如果有關部門不能對84歲愛心奶奶進行有效幫扶、妥善安置,那我呼籲在為其愛心歡呼鼓掌的媒體,對全城進行呼籲:行動起來,每天都將她辛苦售賣的熱粥搶購一空吧——這是對她這份沉重的愛心的最正確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