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喘息”服務

時間:2012-10-11 13:40   來源:新民晚報

  最近,媒體介紹了一種時髦的“喘息式服務”,還有具體的機構喘息、居家喘息、應急喘息……這個新名詞看了讓人嚇一跳,是服務者本身氣接不上來,邊喘息邊為別人服務呢,還是醫生護士幫呼吸困難的病人喘氣,比如上呼吸機什麼的?

  仔細看報道,才知都不是。原來,這是本市某區引入的來自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的新概念,即為照顧老人的人服務。因為他們長期照料老人,得不到“喘息”。有關部門通過讓老人進敬老院暫住、派護工到府等方式,使得老人的家人得以休息一下。

  現在,上海的老齡化程度是越來越高了,據最新統計數據,上海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到340多萬。許多臥床不起或失能失智的老人需要長期的照顧,家人確實非常辛苦。為照料老人者提供服務,也是十分必要的。

  只不過,既然是一樁民生好事,名稱就應當讓老百姓聽得懂。“喘息式服務”針對性不強,如果説,照顧老人的人需要喘息,那麼單親媽媽、單親爸爸既要工作,又要獨自照料孩子,是否也需要“喘口氣”?初三、高三學生學業緊張,雙休日、假期也在外面補課,天天晚上十一二時才睡,是不是更需要“喘息”?如果一位市民到街道説“我要申請一次喘息式服務”,聽上去,顯得很滑稽。

  我們的民生工作、社會管理,照搬外來名詞的情況並不少。多年前上海還推出過一種“非正規就業”,這是來自國際勞工組織的一個概念,實為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創業的優惠舉措,但初期許多下崗職工聽不懂,都認為這種就業是“不正規”的,因而少人問津。其實,如果用“微小型創業”來代替就簡單明瞭。

  日前,我在楊浦區民政局採訪,聽説了一種“護老者之家”,由楊浦區福利院和長白街道試點。這也是針對照料老人者的一種服務。來自福利院的專業“護老團隊”到府指導如何護理老人,在家人無暇分身之時幫忙照料老人,或將老人接到福利院暫住。而這一公益項目已開展一年多了,有1500人次護老者受益。“護老者之家”與“喘息式服務”有異曲同工之處,但這個名稱通俗易懂,感覺溫馨多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