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黃金周,估計很多宅在家裏的人會竊喜自己的“英明抉擇”——看電視新聞:高速路生生堵成了停車場,景區最壯觀的就是起伏的人頭,遊客帶走回憶留下垃圾,商販趁機哄抬物價……本是休閒散心的長假,卻似乎給旅行者帶來的更多是鬧心添堵。黃金周為何變味?這也引發人們對黃金周的一連串疑問。
今年的黃金周,高速公路格外堵,除了有車一族數量的持續增加之外,國家近期出臺的法定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也是導致暴堵的原因。問題一齣,否定聲也接踵而來,有人稱長假期免收費是錯誤決策,還有專家提出要在節假日提高高速路通行費。
這些聲音乍聽有理,細想起來,卻有因噎廢食之嫌。節假日高速路免費,需要更改的不是政策方向,而是執行方式和配套完善,更需要協調各方利益。
類似的討論還有“黃金周”的存廢問題。有專家認為,應該取消黃金周,鼓勵帶薪休假。
毫無疑問,如果真能全民實現帶薪休假,讓民眾自主選擇時間出遊,這是解決黃金周“負作用”最理想、最科學的方式。但是從這幾年來看,“帶薪休假”對中國目前的太多人來説,實在還是一個“傳説”。
對大量私企員工、農民工和打工人員而言,取消黃金周,基本等同於取消休假。新華社此前曾報道,至今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帶薪年假。
如此看來,黃金周的去留與否,不是簡單的假日經濟、規劃管理問題,倒更多是一個職工權益保障的問題。
現在就斷言黃金周可以休矣為時尚早,需要提醒的是,恰恰是當年旅遊景點和相關公共設施的“超負荷”等問題,以及學界對“帶薪休假”的理想化設想,讓五一黃金周被削減。而正是五一假期縮短後,十一成為一年之中人們僅有的出遊長假,更加劇了今年十一的出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