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77歲的老人騎自行車,和一輛電動車在錯車時摔倒。電動車上的女子扶起老人,不料老人指責是該女子將其挂倒,打官司索賠3.7萬元。武漢洪山法院經過半年調解,近日該女子向老人支付撫慰金3700元。(9月24日《深圳商報》)
這則社會新聞是發生在武漢的,當地媒體在報道這起事件時,使用的標題是《女子扶起倒地老人被索賠》,全國其他媒體在轉發這則新聞時,對標題做了一些渲染,比如深圳有家媒體所用的標題是《扶倒地老人遭索賠無奈自掏講和費》。
無論是該新聞的原發媒體還是轉發媒體,從其標題看,大意無非是扶起倒地老人的女子被冤枉、誣告了,做好人不但沒好報,反過來還要賠錢。可是如果我們再仔細研讀新聞,不難發現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因為線索有限,當地交警甚至無法確認事故發生的真實原因;雙方走上法律途徑之後,法院同樣因為缺乏證據而無法作出判決,只能盡力調解。這意味著該事件的真相並沒有真正浮出水面。正因為如此,這名女子支付給老人的錢,不應算是賠償金,只能稱為“撫慰金”。
不管是采寫這件事的記者,還是刊發這件事的媒體,卻迫不及待地充當起了事件的“道德裁判”,使用充滿傾向性的新聞標題和描寫,把公眾引向自己預設的一個方向——女子是被冤枉的,老人有誣告之嫌。
當前媒體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為了采寫到一個吸引眼球的新聞,記者的確頗費心思,但也不能無視客觀現實,甚至違背職業倫理,摻雜太多主觀臆測。媒體不要盲目充當社會事件的“道德裁判”,這理應是所有媒體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