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區八旬老人代正興每次在公交車上碰到有人給他讓座,都會回贈對方一個紅包,裏面除了兩塊錢,還有一張寫著“你高風格讓座和幫助,感謝您!綦江代正興”字樣的感謝卡,這種獨特的感謝方式,代正興已經堅持了一年多,至今共送出61個紅包。(9月5日《重慶晨報》)
代正興老人認為,這個小小的紅包,除了表示感謝,也是對讓座者一份最起碼的尊重,讓他們感覺到讓座行為的價值所在,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而報道中也提到,一些收到老人紅包的讓座者,也的確受到觸動,表示要把這個紅包留給孩子,讓孩子從這個讓座紅包中接受教育。
代正興老人當然有給讓座者送紅包的自由,也有想像這個紅包會讓更多人提升道德自覺的自由。但我讀此新聞,心裏卻很不是滋味——如果讓個座也要拿兩塊錢紅包,那麼,這個社會將是多麼令人失望。
不錯,現在有很多人不讓座,即使像一些地方規定不讓座罰款也解決不了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通過紅包對讓座者許之以利,就是一個提升道德的好辦法。
對讓座者,我們的確要有感謝之心和基本的尊重,但這個感謝和尊重卻沒必要與金錢掛鉤。讓座是道德層面的事情,對讓座者的感謝和尊重,還是以道德的形式呈現比較合適吧。一句真誠的“謝謝”,對於讓座這樣的舉手之勞而言,足矣。
一個社會,總要有些領域是遠離金錢利益的,比如大學不能只講賺錢、醫生不能因為病人沒錢就見死不救、老師不能心安理得地拿學生家長的紅包……當下社會一些領域的道德滑坡,正是因為道德利益化的結果,那種“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德美感,已經被金錢和利益侵蝕得極其斑駁。那麼,提升社會道德,怎麼能夠反而用金錢刺激的方式呢?這跟負薪救火有什麼區別?
一個社會對道德的修復,只能通過道德的感召力,只能通過社會對善和美的理解不斷加深,這個過程也許很慢,但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代正興老人的讓座紅包和一些地方規定不讓座要罰款,都有些病急亂投醫的味道。想想看,如果讓座這樣最起碼的小善都要與金錢聯繫起來,那麼,還有什麼事情能與金錢脫得了關係呢?你給別人指個路,要不要收錢呢?醫生叮囑病人幾句,老師關心一下學生,是不是也要收紅包呢?通過金錢利益刺激出來的道德,還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道德嗎?如果道德操守習慣與金錢掛鉤,那麼,大學、醫院,就都可以是金錢利益至上的企業,隨時隨地給別人意思一下,就是人人應該奉行的規則,你所希望的社會是這樣的嗎?
我們常説,讓法律的歸法律,讓道德的歸道德。其實還有另外一句話,那就是,讓道德的歸道德,讓金錢的歸金錢。精神上的愉悅感,來自助人本身,而不是物質獎勵——講錢不傷感情,但如果什麼事都要講錢,甚至讓個座也要拿兩塊錢紅包,那就太傷人了。雖然有很多人為代正興老人的讓座紅包叫好,但在我,卻只覺得,這個紅包是扇在整個社會臉上的一記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