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將通過深化醫改為控煙助力,逐步把戒煙諮詢和藥物納入基本醫保,基本藥物目錄也將添加相關藥品。對此有人認為,這有助於控制和縮減我國3.5億的煙民規模;也有人認為,戒煙靠的是決心和定力,若用醫保資金為煙民戒煙埋單,“有限的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4月17日《廣州日報》)。
戒煙藥納入醫保的初衷值得肯定,不過,就目前而言,醫保資金本就有限,需要且緊迫的公共醫療事務仍有很多。比如,13億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就需要數額龐大的醫保資金。事實上,僅這一方面,資金缺口已經很大,若再提高保障標準或縮小城鄉支付比例,缺口將更大。也就是説,戒煙藥納入醫保還不是時候。然而,幫助更多國民戒煙,恢復健康的體魄無疑又是一件緊要的事情。衛生部部長陳竺顯然正是看到了這樣一個現實,出於對公共衛生領域的考慮,才提出了戒煙藥納入基本醫保的構想。但這種構想又多少與現實境況相去甚遠,拋開資金可能存在缺口不説,如何確保公平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近年來,各種騙保鬧劇就頻繁上演。
因此,在吸煙已成公共衛生問題,越來越多人的健康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考慮一個符合當下實際的捷徑。事實上,相比于戒煙藥納入醫保,加大控煙力度所能産生的效果則更為明顯和徹底。多年來,我國控煙形勢不容樂觀,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究其原因,源於控煙體制方面的問題,始終將煙草業視為稅收的重要來源。我國控煙工作長期被寄望于國家煙草專賣局,在這種控煙體制的作用下,國家投入到煙草使用狀況及消費模式調查上的經費屈指可數,衛生系統的臨床戒煙服務僅在少數幾個大城市得到開展,在煙盒上印刷圖片警示資訊的措施至今未能通過,以各種隱蔽形式出現的煙草廣告和促銷依然屢禁不止,控煙立法更是舉步維艱。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煙民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國家煙草稅收更是巨幅增長。如果不從根本上加大控煙力度,即使投入再多醫保資金,恐怕也難以根治煙草給煙民帶來的傷痛。因此,與其將戒煙藥納入醫保,增加醫保資金負擔,倒不如就此加大控煙力度。具體而言,就是打破現有控煙體制,根本上減少煙民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