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莫/畫
據媒體調查,北京、上海收費最貴的月嫂,月薪已超過1.5萬元,其人力成本遠高於一個經過多年專業培訓的醫學博士。對此,有專業人士認為,“天價”月嫂現象主要由當代産婦對嬰兒護理常識匱乏,以及月嫂公司誇大月嫂服務的專業性兩種因素造成(4月10日《新京報》)。
應該説,月嫂市場是一個完全開放和充分競爭的市場。在一個不存在壟斷的市場中,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適逢龍年,扎堆生“龍寶寶”的風潮,增加了購買月嫂服務的基數。另外,大城市中日益普遍的獨生子女現象,使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時間節點在提前,投入力度也在加大。所有這些因素,都在客觀上提升了月嫂的要價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月嫂市場聽取“漲聲一片”也無可厚非。同時,這也與月嫂服務公司誇大月嫂服務的專業性並無太大關係。因為找月嫂最為看中的就是服務水準,不僅因人而異,而且很多時候與購買服務者的主觀感受直接相關。
至於説把月嫂高薪和醫學博士收入進行比較,更像是“關公戰秦瓊”。月嫂提供的與其説是一種專業服務,不如説是體力勞動,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説是在“吃青春飯”,其收入與年齡增長甚至成反比。而醫學博士雖然可能一開始薪水比不上月嫂,但醫生説到底是一種以經驗作為主要才能的職業,越老越吃香。拿兩個遵循不同發展曲線的職業,在某個固定的時間節點進行簡單對比,孰高孰低沒有任何價值。
不過,這種“沒價值”的比較,倒是可以引出關於月嫂職業發展前景的問題。月嫂這一職業除了“吃青春飯”外,還面臨著一個職業上升空間有限的“瓶頸”問題。短時間內看,月嫂薪水較高,但這種高薪並不具有可持續性。更重要的是,月嫂的薪水雖高,但並非月嫂本人的純收入。因為,月嫂要“挂靠”月嫂公司,作為公司職員,她拿的是公司給的固定工資,而月嫂固定工資和購買月嫂服務者支付給月嫂公司的月嫂薪水之間的差額,是月嫂公司的收益。因此月嫂的高薪,實際上在月嫂和公司之間強弱對比之下,很多都轉化為月嫂公司的經營利潤。這意味著,在月嫂高薪的背後,還涉及一個巨大的市場利潤份額,在月嫂公司和月嫂之間進行合理分成的問題。(志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