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之戰,打了很多年了。輿論上,人人喊打;法令上,步步嚴逼。從中央到地方,從多個部委的聯合部署專項整治,到主管部門的悉心摸排單兵突進,一遍遍清剿,一輪輪嚴查,一陣陣執法,聲勢不可謂不浩大,但也得承認,最終的圍剿成果也並未有想像中那麼顯著。
地溝油,或曰泔水油、潲水油,總是如下水道裏的流質垃圾,從這個管道無聲潛入,不就又會在不遠處的另一不起眼的排水口浮出,讓人心力交瘁,防不勝防。好在,各地對此早已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去年國務院部署的全國嚴打地溝油犯罪專項行動的余威尚存,河南也針對鄭州一些小作坊利用餐廚廢棄物非法提煉地溝油的亂象,出臺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要求由具有專業服務許可證的“正規軍”去定點收集,希望借此防止地溝油重回餐桌。(3月25日《工人日報》)
鄭州去年發放首張“城市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處理服務許可證”,持證的河南鄭州僑聯生物能源公司,成了一支穿著統一制服、拿著工作證的幾十人的收油隊。但從目前反饋看,尷尬的是,在這場地溝油攻防戰中,“正規軍”處於下風,屢遭飯店集體抵制。而無證的私人收油隊則能恣意收購。
“反正都是給,誰給錢我就給誰”——這話代表了不少飯店老闆的心聲。其實,這不能怪餐飲老闆們勢利,在商言商,這是最經濟最理性的市場選擇。餐館只管賣掉自己的餐飲垃圾,至於收購方拿去幹啥,確實不在老闆們考量範疇。
私人收油隊若涉嫌地溝油犯罪,則理應由執法部門出面,移交法辦。總之,賣掉餐飲垃圾,並不理虧。可見,持證收油的“正規軍”和私人收油隊第一個回合,是輸在錢上。而這又顯然不能怪罪持證單位吝嗇,不肯出錢收購。因為非法的地溝油産業鏈上,簡單加工,倒手出售,完全是暴利産業。而正規的生物能源餐公司,餐飲垃圾轉化為生物柴油等能源,技術、生産等成本不低,而利潤則不高,若在收油時和私人收油隊進行價格戰,必敗無疑。
而嚴厲打擊地溝油犯罪,顯然又不是一家生物能源公司的責任。而且既然是持證上崗的正規收集處理餐飲垃圾的公司,還是變廢為寶的新能源領域的嘗試和代表,那麼,這種正規的收油公司在收集過程中,理應得到政府的相關扶助補貼。政策方面、技術支援方面,特別是經濟補貼方面,都應有全方位的傾斜和扶持。唯此,收集餐飲垃圾的持證的正規軍,才能在最初的原材料收集爭奪戰中,具有競爭力。
曾有報道稱,在將地溝油轉化為燃油能源方面,中國農科院油料研究所副所長黃鳳洪認為,國內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實力絲毫不遜於外國,而目前最大障礙在於地溝油集中收運、處置體系不健全。
所以,如果在相關公共政策設計和執行有效,立法、執法、護法工作有力,有法可依、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來處理餐廚垃圾,而且衛生、質檢、工商、公安、城管等多部門聯合佈下監督大網,讓非法的地下煉油作坊,收油隊的地溝油收運加工銷售,再無生存之地。
只要我們看好生物質燃料、新能源的市場前景,大力扶持從回收到能源轉化的持證的專業公司,讓從餐飲垃圾回收,到之後系列的清掃、收集、運輸、處理服務,都置於監督之下,那麼就可實現從源頭上的監控:讓每一桶泔水從收購起就有了一個辨識碼和身份證,徹底切斷它再次流向餐桌的曖昧之路。如此,持證正規軍完勝,非法收油隊潰散,清剿地溝油,才會取得實質勝利。你也才不用再望油興嘆,不用感覺那麼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