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日”就要到了。三月,中華大地上將颳起一股學習雷鋒精神的“民族風”。當下,學習紀念雷鋒的活動豐富,形式多樣。但效果如何,褒貶不一。區別就在於看雷鋒的視角不同。筆者認為,做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就是要平視雷鋒,還雷鋒的本來樣、平常貌、生活態,做到使“學雷鋒做雷鋒”活動的常態化。
把3月5日定為“雷鋒日”,並不是説,我們紀念雷鋒就在3月,學習雷鋒只在5日;更不是那種“雷鋒叔叔三月裏來四月走”的階段性、形式化的學習紀念活動。設“雷鋒日”的初衷,就是倡導我們要永遠地學雷鋒,做雷鋒精神的傳承者。中國每年有眾多的節慶活動。從節日來説,“雷鋒日”只是其中一個,但它不是一個普通的節日,有其特殊性。其突出表現在,“雷鋒日”不是物質日,普通節;而是精神日,文化節。我們不能用過普通節日的心態來看待“雷鋒日”,更不能用過普通節日的形式來弘揚雷鋒精神。普通的節慶活動,有一定的時效性,過就過去了,完就完事了;但作為精神節的“雷鋒日”,其紀念日可以過,但個中的精神實質和文化精髓不能過,也不能過後就忘完了。倘若用過節的心態和形式看待“雷鋒日”,就會落入過節的俗套,玷污了高尚的雷鋒精神,使 “雷鋒日” 設定變得毫無意義,成為了又一種形式主義。
因此,對待“雷鋒日”,我們要高看一眼,厚待三分,不使其淹沒在眾多的學習日、紀念節當中。通過“雷鋒日”活動,學習生活中的雷鋒,倡導雷鋒生活化,從而把雷鋒精神當作一種長期的精神激勵和永久的文化享受。
那麼,“雷鋒日”,怎麼過?學雷鋒,怎麼學?雷鋒班第18任班長趙宏光做客新華網時一語中的。他表示,學雷鋒並不複雜,主要學習雷鋒精神的三個層面:一是要像雷鋒那樣上進;二是要像雷鋒那樣工作;三是要像雷鋒那樣生活。三個“那樣”,拉近了我們與雷鋒的距離,讓我們可以近距離平視雷鋒。其實雷鋒就“那樣”,很普通,很實在,很生活。雷鋒不是我們高不可攀的仰慕對象,雷鋒精神不是我們難以企及的思想高度。我們需用平常心看雷鋒,用平常心過“雷鋒日”。
通過“雷鋒日”,倡導學雷鋒,看到雷鋒的“那樣”,就是當下所缺的,也是當下所需的,更是我們當下要學的;通過“雷鋒日”,倡導學雷鋒,使雷鋒精神做到與時俱進,更具聲色,更有時代感,更加永恒;通過“雷鋒日”,倡導學雷鋒,激發我們用雷鋒精神去填補自我精神世界中的某種空白,去填補自我道德良知中得某些缺陷,杜絕道德缺失、人情冷漠和明哲保身的不良現象。“學雷鋒做雷鋒”不是神話,也別把雷鋒神化。雷鋒是你,雷鋒是我,雷鋒就在你我身邊。
每一次的“雷鋒日”,是“學雷鋒、做雷鋒”精神的一種強化,一種積澱,一種傳承。看似一年一度,實為生生不息。要以平常心視之,要讓“雷鋒精神”真正融入我們的血脈和筋骨,走進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徐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