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lish,即中式英語,原指把漢語一句句機械地轉換成英語,帶有明顯的漢語痕跡,是一種洋涇語言。但這種漢語及英語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體字現在卻日漸風靡,甚至被收錄國際英語的行列中,被西方媒體所接受並使用。中式英語的西傳已然成風,但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否標誌著中國文化或者經濟的進步還有待考量。
1月25日,《法制日報》刊登了名為《西方媒體頻現中式英文 用領頭龍描述中國地位》的文章,字裏行間都把中式英語的西傳作為中國雄奇的文化標準。但從文中總結的一些熱點詞彙中,有心的讀者還是看出了“中國龍”盛名之下的重負。
從開始的自嘲,到後來外國人蒐集散佈、巧妙錯用,再到如今中國人開始故意錯用甚至自創英語單詞,中式英語(Chinglish)的內涵在不斷地拓展,而人們對中式英語的態度也由開始的拒絕、嘲笑轉變為接受甚至鼓勵。許多老外甚至覺得中式英語錯的非常有意思,希望中國官方不要規範這些公共場所的中式英語。但也有網友直言:“我們不能因為外國人覺得好玩就把它們保留下去。”
從2005年開始起,Chinglish就被其評為影響全球的十大詞彙之一。“全球語言監測機構”(GLM)認為中式英語正在促使英語産生深刻的變革,中文以其令人驚訝的複雜性和豐富性,逐漸在全球文化領域擴大著它的影響。但西方媒體關注的中式英語熱詞卻並不是外國人喜愛蒐集的公共場所用語。
2011年11月2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特意用了一個在英語中極不常見的詞彙“領頭龍”(leading dragon)來表述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英國媒體甚至基於“英鎊”的概念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北京鎊”,即為中國人所花的英鎊。英國《每日郵報》稱,“北京鎊”所消費的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預計將會佔整個奢侈品行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還有來源於英國《金融時報》對2011年A股的評價——“中國熊”。正是這些西方媒體的用詞讓中國媒體感受到中式英語似乎不僅標誌著中國文化對世界的衝擊,更標誌著中國經濟地位的提升和雄起。但事實上,對於這些看上去非常有氣勢的中式英語,卻解讀著我們經濟的另一種隱憂。有網友指出“北京磅”(Peking Pound )更多的是一種負面評價,體現了中國貧富差距,以及富人階層的崇洋媚外,而“中國熊”(China bear )更是包含了多少中國人的血與淚。這些“榮登”西方媒體的中式英語不僅表示了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也折射出我們病態的消費觀和有些脫軌的經濟走向。
GLM堅持認為,中式英語會繼續存在,甚至可能更“繁榮”。中西文化的交融之勢不可阻擋。然而,要把中式英語的西傳作為中國雄起的標誌未免言之過早。無論國外的媒體如何吹捧,我們自己還是要站穩腳跟。“中國龍”的雄起靠的不是西方媒體的承認,而是我們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