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是山東東營市鹽窩鎮的支柱産業之一,該鎮擁有農業部確定的定點市場。當地官方稱其一直在嚴打瘦肉精,但養羊戶卻一直在放手使用瘦肉精,並摸索出多種方法對付檢測。(《新京報》10月26日)
瘦肉精之存於世並害人,大體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無監管有氾濫。這是瘦肉精問世之初,監管沒跟上,而使用者視監管如無物猖獗一時的情形。二是邊監管邊氾濫。瘦肉精之毒害已為世人知曉並遭唾棄,監管者已不好意思不知情不監管了,但經營者不會輕易罷手,監管者又常被牽著鼻子走,進入一個躲貓貓時代。三是有監管無氾濫。我們曾以為幾次揭露、幾場嚴打就能進入這樣一個玉宇澄清的第三階段,可見識多了瘦肉精産品的存在,痛苦的現實教訓我們,這樣的時代遠未到來。
我們已經走過了第一階段,但不幸的是,正步入的第二個階段也不那麼讓人樂觀。雙匯“瘦肉精”事件,大概是進入第二階段的一大標誌。此後,從中央到地方,又是起勁發通知,又是開展專項整治,但並未妨礙瘦肉精在公開監管之下半公開地流行。種種情形表明,瘦肉精之所以出現如今這樣複雜的局面,其原因正在於,它所毒害的不只是牲畜,不只是人的身體,更是人的心靈。
從養殖戶來看,知道不該用這個玩意者和私下使用者同樣普遍。在鹽窩鎮所屬的利津縣,記者在當地多個養殖戶家中見到了不同形式的瘦肉精,藥片、原粉和石灰粉摻拌的瘦肉精。多名養殖戶稱,瘦肉精極易買到,“缺了就騎摩托車買一袋”,打個電話便有人送貨。不用瘦肉精者甚至要吃虧,養殖戶李建國和鄰居同時購進300多只羊羔,喂一樣的飼料,他沒喂瘦肉精,最終少收入一兩萬元。活生生的讓劣羊淘汰良羊啊!
從監管方面來看,官方聲稱檢測嚴格,比如利津縣畜牧局高局長就説,該局多年來在大市場派駐10多名檢驗檢疫人員。在肉羊出欄前,檢疫人員還會入戶對羊進行抽檢,合格的才能被趕往市場。但實際情形呢?養殖戶使用給羊喂些利尿的葡萄糖、送檢前把握停藥時機、用“羊託兒”應付檢測等辦法就能輕易過關,甚至有的羊群檢測不合格,在監管人員眼皮底下,養殖戶竟可大大方方地把羊群趕回家,待到能過關時再送檢。這算躲貓貓呢,還是配合默契呢?
這就是一個羊肉行銷北京、大連等17省市的山東肉羊第一鎮的尷尬情形。這樣的監管算一種合格的監管嗎?鹽窩的案例是不是個案呢?瘦肉精進入邊監管邊氾濫的新時代,它提出了新的嚴峻課題,即瘦肉精之毒已穿過肉羊之類的軀殼抵達某些人的良心。讓我們正視瘦肉精對於人心的污染,治瘦肉精還是先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