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9月13日,北京萬科副總經理肖勁的一次發言讓敏感的房市騷動不已。肖勁表示,北京萬科的調查顯示,在目前嚴格的限購情況下,北京僅有3%的家庭有資格、有能力、有意願買房,折合成戶數為20萬戶。
一個常住人口將近2000萬的城市,竟然只有20萬戶家庭具備買房資格,而統計數據顯示,北京2009年大概賣了15萬套房,2010年則為13萬套。也就是説,用不了兩年時間,北京將出現無人買房的現象。
而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則顯示,1至8月份,北京市商品房施工面積為10499.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積為6299.6萬平方米。按照每套面積110平方米測算,將近有60萬套住宅正在施工。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即便不再有新的住宅項目開工,北京市的住宅商品房也將出現嚴重過剩的現象。如果這樣,房價應該出現嚴重下跌了,而不是目前的僵持。顯然,這是在忽悠。
而事實上,對萬科的這一説法,業內人士也不贊同,認為這種説法太絕對、太片面,不符合北京的實際情況。在北京,具備購房資格的家庭要遠高於這一數據。
那麼,萬科為什麼要拋出這樣的説法呢?用意何在呢?顯然,與正在實施的限購政策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在限購政策下,商品房市場出現了嚴重萎縮,成交量大幅下降,到目前為止,北京市的住宅商品房成交量剛剛達到6萬套,8月份更是下滑到歷史少有的5506套。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以往最令開發商興奮的“金九銀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預計也不大可能出現了。而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年內商品房住宅庫存積壓面積達到了300萬平方米,庫存面積市值達到717億元。這對開發商來説,顯然是不希望出現的結果,也是不想接受的事實。
以往,在商品房銷售出現僵局時,開發商會拿出各種各樣的手段進行促銷。今年,開發商雖然也使出了各種各樣的招術,但是,由於調控政策十分嚴厲,尤其是限購政策的出臺,讓開發商的促銷招術很難見效。而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開發商不僅融資成本大大增加,而且資金鏈越來越緊,隨時有斷裂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唯有政策鬆動,才有可能得到一些喘息的機會,才有可能形成突圍。而在所有的調控政策中,限購是最讓開發商難過的一項政策,尤其像北京這樣的高房價城市,限購的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如何讓限購政策鬆動,就成了開發商首先要攻克的“堡壘”。將限購政策“妖魔化”,無疑是最有效的選擇。
可不,2000萬常住人口的城市,竟然只有20萬戶家庭有資格買房,這樣的數據,豈不將限購政策“妖魔化”了,豈不是想告訴決策者,你們所出臺的限購政策,已不是限購,而是禁購了,已嚴重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了。
那麼,應當如何看待開發商故意誇大限購影響的行為呢?一方面,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限購政策已經對樓市調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甚至可以説是最直接的作用,開發商在限購政策面前,已經開始力不從心。隨著限購政策作用的進一步發揮,降價將是開發唯一可以選擇的路;另一方面,開發商以這樣的方式將限購政策“妖魔化”,目的很明確,就是想“逼宮”決策層,放鬆限購,鬆動限購政策,甚至不排除再使出新花樣。越是這樣的情況,越不能動搖限購的決心。否則,將前功盡棄。
當然,開發商此舉,也不排除想借機逼有關方面提供購房意願的資訊,以利於他們更好地與樓市調控政策相對抗,與購房者進行利益博弈。這一點,也要十分小心。
總之,開發商拋出“只有3%的家庭具有買房資格”的論調,是別有用心的,其潛臺詞很明確,就是要逼限購政策鬆動,讓他們早日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