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不尋常。暴雨下得較多,隨著多雨雲團的遷移流轉,大江南北眾多城市又走馬燈般接連淪陷,面對著城市瞬間變澤國的壯觀場面,苦中作樂的網友們大概也只就剩調侃之力了。
暴雨中眾多城市無奈地上演海景,到城市看海幾乎要成為尋常景觀了。不正常的到城市看海,如今已不是孤立的“異化”現象,類似的變異之“看點”亦非止于看海之一途。聯繫日常所見所感,這類“看海”式造句,筆者稍作聯想,即可列出一串來。比如,到海上看草原,到草原上看沙漠,到沙漠中看城市。
到海上看草原,不論是珠江這個水浮蓮的樂園,還是滸苔覆蓋著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都讓人們見識了草原在江河湖海上靈魂附體的空前盛況。到草原上看沙漠,也不解釋了,有的開發草原口號就真的正在演變成將草原變沙漠的實踐。而當沙塵暴一再以不可阻擋之勢,在北方城市攻城略地之後,轉而豪邁地跨過黃河、長江之時,搶眼看去,那些由沙塵裝扮的城市看起來不更像沙漠中的城市嗎?
這些異兆之數,難道真的只能停留在“天在做人在看”的層面嗎?或者真的只能視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式不可阻擋的天災作祟嗎?
許多變異的物事,都是有來由的。有時,我們看到了災異的結果,未必看到了原因;看到了老天爺越來越乖戾、越來越難看的臉,未必看到了對於人禍因素的反思才最重要;看到了人們暫態臨災的悲憤與呼號,未必看到了天地演變的長久之痛;看到了他人之過前人之愆未必看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曾經參與作惡。
看過了,或激動,或沉默,依人的個性而言,似在兩可之間。但不能風過雨過,內心感觸隨著新聞變舊聞之際越來越漠然。災異之事表面上是“天在做人在看”,其實仍然應該掉過個來,變成“人在做天在看”更合適。這就不免要老話重提到環保話題。
對於社會來説,環保最是一種行動,最應該體現于具體的言行之中。災異現象我們看到了,是不關痛癢高高挂起,還是從我做起痛切反思?這才是一個應該備受關切的關鍵問題。公民個人的環保系數,決不僅僅是個人的素養問題,顯然大大地關乎災異現象的紓緩,關乎人類未來環境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