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官員日前透露,國務院11個部門聯合組成的兩個督導組,已前往包括北京在內的10個省、區、市,督導高爾夫球場的清理和整治;近期國務院領導作出了違法違規亂建高爾夫球場必須查明情況、追究責任的批示。媒體一旦發現在建高爾夫球場,可向國土部反映。對於在建項目,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人民網7月13日)
在高爾夫球場建設的治理上,嚴格的禁令往往被各地視若無物,違規球場卻此起彼伏,野蠻而頑強地生長。此前,《人民日報》曾連發兩期批評報道:《高爾夫球場披上“體育公園”外衣》、《高爾夫球場,在禁令下生長》,詳盡披露了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地方違規大建高爾夫球場的情形。種種情形下,公眾當然有理由對這次國務院督導組的督導行動寄予厚望。
在高爾夫球場建設的問題上,國家相關規定其實十分明確,地方上似乎並無操弄空間。2004年,國務院下達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2006年,高爾夫球場項目被列入禁止用地項目。然而,各地的球場建設還在進行,問題癥結到底在哪?按照國土資源部官員的説法,一是一些地方往往以“體育公園”、“休閒俱樂部”、“城市公園”的名義,改頭換面,違規建設;再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帶頭違反禁令。這些問題當然存在,不過,缺乏具體的政策細則、問責不力,也助長了各地的違規建設之風。
以“體育公園”等名目大建高爾夫球場,其實不過是玩弄一種“文牘”把戲,只要各地國土監管部門正常執法,並不難發現,佔地動輒幾千畝的球場也不可能藏著掖著。否則,只能説日常的土地監管存在失察和疏漏。
至於地方政府頂風違紀,“先幹了再説”,可能存在某種期待政策解禁的僥倖心理,以便“搶佔先機”,但根本原因還在於對此類事件的查處力度不大、缺乏問責。地方官員根據既往經驗認為,即便事發,也不過是輕描淡寫的批評教育、責令改正,不大可能影響到自己的仕途。再加上相關禁令只是粗線條的禁止性規定,並無實施細則和相應的具體配套政策,這也使得禁令的“嚴厲性”往往很難落到實處。
正如《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的,眼下,一些地方頂風建設高爾夫球場,違規佔地現象愈演愈烈。如果不痛下殺手,不僅會加劇人地矛盾,也必將嚴重損害國家政令的權威和公信力。有關部門必須儘快以明確的規定、嚴厲的問責及常態化的監管,堵住地方違規建設的漏洞,守住日漸稀缺的土地資源。
國土資源部剛剛公佈8起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其中有兩起涉及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新掛牌督辦的5起案件中,有1起是違規建高爾夫球場。可見地方高爾夫球場違規建設之猖獗,也可見問責力度確實有所加大。加之國務院11個部門的聯合督導行動,公眾有理由期待:這輪整治清理能夠真正起到實效,切實遏制住日漸猖獗的高爾夫風潮。
但是,既然要問責,就不能僅僅問責一些市、縣官員,包括北京在內的一線城市,是不是也該強化問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披露,京南永定河一線這些年來已形成一道“高爾夫走廊”,這些違規建設的高爾夫球場到底該不該問責?如果問責,又由誰來擔責?這些疑問一天不消除,則其在全國範圍內産生的負面示範效應就一天不會消失。國務院督導組此番去了包括北京在內的10個省、區、市,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