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是評出來還是買出來的

時間:2011-02-09 13:47   來源:紅網

  豫東某縣一中學老師,1987年師範學院畢業,2007年底晉陞高級教師職稱。為了晉這個職稱,她前後共花費1萬6千余元,而2008年,她的工資還不足1300元。(1月29日《中國青年報》)

這位中學老師用於晉職稱的花費分為兩部分,一是評職稱前的投入,一是評職稱期間的投入。評職稱前的投入主要包括給校長送禮(名額有限,不送禮輪不到)、找人發表論文送禮(必須有兩篇發表的論文或一篇發表的加兩篇交流的)、交流論文的評審費、製作課件的費用(晉職稱必須要有省級以上課件一篇)、課件的評審費等。評職稱期間的投入包括跑指標送禮(給教育局一副局長送1萬元,托其幫忙跑指標)、上報評審材料送禮(不送禮有人從中刁難,不得已送了230元禮品)、托關係打點評委(給高評委送禮3000元)、評審費580元等。

這位老師為評高級職稱付出的成本,相信參加過職稱評審的人,會予以認可,會想到自己晉陞時的付出;相信會有許多人會感嘆,如今的職稱有不少看似是評出來的,其實更像花錢買出來的。

晉職稱得有一定條件,如須有論文、須有成果等。設置這樣的條件,本來是為了定出優劣,讓優者上。可這些條件沒能阻擋住劣者晉陞的腳步,倒是有時候把優者的晉陞路給堵死了。比如,發表論文,有的人本來寫不出論文,托關係找到編輯,送上錢,編輯就會給“鼓搗”一篇,也可找人代筆,或在別人的論文上署自己的名字。那些不願意走歪門邪道的老師,結果,常常因為沒有論文,課再受學生歡迎,也入不了高級行列。再比如,過評審關,通過某種途徑給評委拉上關係的,送了禮的,不夠條件也能過關,而那些相對優秀的,如果不送禮,反而可能被刷下來。

因為職稱是買出來的,所以,就出現了劣幣驅良幣的現象,這樣的職稱晉陞不僅沒能評出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反而傷了先進者的心,更有些老師,為了職稱,不得不違心地將精力用在教學以外,無心再認真教學。

為什麼那麼多老師要用錢買職稱?因為現行的職稱晉陞有許多不合理的規定,更因為暗箱操作氾濫。一位講課極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比不過花錢買了幾篇論文的老師;一位辛苦工作幾十年的老師,比不過和領導關係好的年輕老師。這種怪象再不糾正,職稱評審的不合理狀況再不改善,傷害的是優秀的老師,損失的是教育大計。 [作者:張鐵鷹]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