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調首貸利率歪曲了宏調本意

時間:2011-10-19 11:28   來源:羊城晚報

  近來,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多家銀行已提高房貸利率下限,將首套房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5%~10%。有些銀行還同步調高第二套房貸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20%甚至更高。記者致電南京部分銀行房貸部,獲知房貸利率上浮實際上早已開始。(10月17日《第一財經日報》)

  在信貸趨勢的形勢下,銀行提高了房貸利率下限,尤其是將首套房利率上調,或許有利於房價回歸合理價位。但在抑制投機性需求的同時,也打擊了部分民生需求,影響了部分人居住權益的實現。在我看來,這已經歪曲了國家宏觀調控的本意。因為,宏觀調控的意圖很清楚,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以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並不是有意去打壓民生需求。

  無論是新“國十條”還是“國八條”,在信貸政策方面著力點主要是限制二套房及以上房子的房貸。比如,新“國十條”規定: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5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國八條”規定: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事實上,宏觀政策並沒有允許商業銀行在首套房上大做“文章”。

  一直以來,房貸業務向來是銀行眼中的優質資産,銀行何以提高房貸利率或者不放貸?從表面上看是銀根緊縮的結果,但銀根緊縮並不等於銀行沒有資金,恐怕是銀行有了更賺錢的業務,比如説,有的銀行把有限貸款額度給了國企,有的銀行曲線放高利貸,所以暫時把房貸業務不放在眼裏。

  更為蹊蹺的是,雖然中國房貸市場似乎接近於停滯,但從各銀行2011年中期業績報告數據來看,14家上市銀行中,大部分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佔個人貸款總額比重均不低於60%。一方面是購房人一貸難求,一方面是上半年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比重為何還是這麼高?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反思。

  如果聯想到銀行熱衷於銷售理財産品,就會意識到,在銀根緊縮的背景下,不少銀行通過房貸來搭售理財産品。這種典型的“捆綁銷售”現象,在今年3月曾被監管部門緊急叫停,但很多銀行依然在暗地裏操作,即誰買銀行理財産品,有限貸款優先向誰發放,至於是不是首套房急需貸款,銀行則不管不顧。據《福州日報》10月17日報道,有市民反映自己申請房貸時,遭遇了房貸“潛規則”,“被購買”了6000元的“理財産品”。儘管經辦銀行對此給予否認。不過,業內人士透露,在監管部門“明令禁止”後,一度較為普遍的“捆綁銷售”已由“地上”轉入“地下”。

  如此種種現象和作為,已經表明,多家銀行無論是提高房貸利率,還是一貸難求,銀根緊縮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根本原因還是銀行一味追求利潤,而且缺乏有力監管和道德約束。在我看來,銀行房貸政策的趨利性調整,尤其是打擊首套房需求,既增加了宏觀調控的風險———一旦房貸政策放鬆房價反彈更快,又增加了保障性住房供應的壓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