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也出現了“的哥荒”。一方面,市民感覺打車難,另一面,計程車公司找不到司機。因為缺司機,至少有200輛計程車“白天動不起來”。
這一幕,相信廣州市民很熟悉。豈止廣州,全國患了這個病的城市還真不少。究其病因,杭州的案例可以説明問題的大概:城市堵車、油價上漲、生活成本提高,司機們不太願幹。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主張提價的,有主張整治交通的,也有補貼燃油費的。不過,主張提價,打車的人恐怕有意見;整治交通,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補貼燃油費,又能補多少呢?所以,一籌莫展。
當然,肯定不少人已經看出,上面所説的都沒説到點子上。“的哥荒”的根本原因,在於所謂的管理體制,以及這種體制下的種種怪胎。
比如在廣州,任何人都可能感覺到,每公里2.6元的價格,十來公里就要30塊錢的打的費,對市民來説不算便宜,司機應該有錢可賺。不過,你多問問廣州的計程車司機,就會發現,大部分不是搖頭嘆息,就是把無奈寫在臉上:因為即便勤奮開車,自己所得也僅僅四五千元。錢去哪了?“每個月近萬元管理費”啊。一部小汽車每個月要近萬元,如果不是司機事先聲明“管理費”,相信很多人都以為是勒索呢。這還不算,據説不獨廣州,其他多個城市出租行業,還都有所謂的“潛規則”,什麼“喝茶費”,什麼“車位費”,名目繁多。如此這般,計程車司機不僅工作繁重壓力大,而且多是“為他人作嫁衣”。這樣的行當,有多少吸引力?
情況很清楚,出租行業不是無利可圖,而是有利潤,只不過這個行業內部的分配製度“水很深”。《證券市場週刊》的記者最近對全國多個城市進行調查後,寫了個《計程車業的壟斷暴利》,揭示了問題的一角(其實類似的調查報道以前也有過,不過都沒能改變這個行業的“行規”)。這個報道最後總結,“計程車公司運營成本和利潤之所以一直是個謎,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業壟斷。行政管制形成了這個有著高額利益的壟斷集團,壟斷者和管制者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的利益獲得究竟有多少,是如何支配的,可能都難以公開。”
這大概可以從一個角度來説明為何屢屢出現“的哥荒”。很多人都知道,計程車司機曾經風光過,這個行業也曾經有吸引力。但正是因為“有利可圖”,所以引得眾多有權有勢者紛紛介入,猶如眾多吸血螞蟥發現一條健康的人腿,直到把這條“人腿”弄到僵硬壞死,而這個行業中真正的市場競爭事實上並沒有開始。這和不少地方的政府“吃倒”當地富裕企業有異曲同工之妙,算得上“時代特色”之一。
因此,如果想要解決的哥荒,提價補貼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公開這個行業的秘密,開放這個行業的市場,規範這個行業的管理,合理分配。這樣“陽光”一下,才能避免隔靴搔癢的解決辦法。(錢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