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與國際的經濟環境都趨於複雜,在風雲變幻的經濟形勢中理清宏觀政策思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雖然在加強,但是仍很弱。而中國目前的通脹不是貨幣供給過量的結果。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趨弱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曲線是“前高後低”,從一季度的11.9%下降到四季度的9.8%,從這個趨勢看,經濟增長的動力有逐漸衰減趨勢。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繼續下降到9.7%,增長動力似乎還在下降,但工業增長率去年四季度是13.3%,今年一季度是14.4%,有明顯增強,所以經濟增長的動力是有所恢復的。
但這種恢復是很微弱的,從三大需求動力看,出口一季度出現10億美元逆差,而去年同期是140億美元的順差,實際消費增長去年一季度超過15%,今年下降到11%,從投資看,去年一季度實際投資增長超過了22%,今年下降到18%,所以三大需求水準都是下降趨勢。
我比較關注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一個是“新上項目計劃總投資”,這代表著未來可能發生的投資需求,2009年上半年這個指標的增長率曾經超過90%,達到新世紀以來的高峰,這明顯是由政府反危機的投資政策造成的,但隨著政府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到2010年1-11月,新上項目投資的增長率就下降到25.6%,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下降到負的12.7%。由於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投資拉動,未來投資需求顯著趨弱,對增長曲線的下壓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個重要的先行指標,是PMI指數中的生産訂單和出口訂單的變化。根據有關機構的跟蹤研究,過去6年的3月份,這兩個指標平均會上升4.4個百分點,但是今年3月份僅上升了0.9個百分點。由於在此之前PMI指數已經連續下跌了4個月,而在一般都會出現季節性反彈的3月份又是反彈力度很弱,也説明瞭增長動力不足這個現狀。
今年以來,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在於反通脹,但反通脹的相關措施也會削弱增長動力,目前這種情況雖然還不顯著,但是如果繼續加大反通脹的力度,在增長動力已經很弱的背景下就應該慎重了。
目前通脹不是貨幣供給過量的結果
中國目前的通脹,是由輸入型通脹、食品推動的結構型通脹,以及由工資推動的成本推進型通脹複合形成的。這三類通脹的共同特點,都是首先導致企業生産成本上漲,然後是企業為保住利潤水準,以提價方式向市場釋放成本上漲壓力,所以這三種通脹,又都可以歸結為成本推進型通脹。由於成本上升,企業對投資資金與流動資金的需求都會增加,所以也會引起貨幣量的增長,但是貨幣量的增長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這幾年通脹反覆出現,很多人都把發生通脹的原因歸結到是中國的貨幣長期超發,由此形成流動性長期過剩,因此順理成章地認為應該通過緊縮貨幣來治理通脹。這樣的認識恐怕有很大問題,因為説近十年來,特別是自2003年的新一輪經濟增長期以來,中國的貨幣供給量過大是依據不足的。
所謂貨幣超發,是指貨幣供給量超過了經濟增長的實際需求。從貨幣(M2)增長率看,1991-2002年的平均增長率是23.1%,同期的經濟增長率是10.2%,貨幣超前經濟增長11.7個百分點,而2003-2010年,貨幣增長率是18.9%,同期經濟增長率是10.9%,貨幣超前經濟增長7.2個百分點。所以貨幣增長率超前于經濟增長率的幅度,近8年來是大幅度下降的。根據西方貨幣學派的理論,貨幣超發導致通脹一般最長只有9個月的滯後期,如果20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貨幣是嚴重超發的,那早就會爆發嚴重的通脹,而不會持續到今天才爆發,更不會在1998-2002年出現年均0.4%的消費物價負增長,也就是一般所説的“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