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儀式是內心與世界之間的一座橋,讓人更專注地體味日常中的趣味與美好
前段時間,北方降溫,初雪來臨,朋友圈一時刷屏。有朋友説,雖不知“初雪”概念何時流行,但每到此時,下雪就像一個儀式,讓人感受到季節變化,讓生活充滿欣喜。
古人云,“沐浴焚香,撫琴賞菊”。意思是,在彈琴之前,要沐浴焚香,營造出氛圍、創造出意境,既是對音樂的尊重,也能奏出好曲子。這與茶道有異曲同工之妙,碾茶、擦杯、注水、出湯,繁瑣的細節有虔誠之心,品出的是茶香,更是一種精神的修煉。人借儀式感,讓生活慢一些、莊重一些、色彩豐富一些,也讓日常生活有一些不同的體驗。
童話《小王子》中,有這樣的對白。小王子問:“儀式是什麼?”狐狸説:“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不必華麗,也無需刻意,當有意識地感受、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時刻,儀式感就已經呈現。《禮記》也有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舉止、態度、言辭之於生活,是對其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成長和社會化的過程。
現代人在高效率、快節奏的世界裏,或顯倉促忙亂。小到一頓飯,在點個外賣、刷刷手機中對付過去了;大到過年過節,為了省事,在酒店包桌酒席,推杯換盞中迎春。即便是閱讀,手機嵌入生活,獲取碎片化資訊,移動端在某種程度上瓦解知識的系統性,也在瓦解閱讀的儀式感。反觀一些人蒐集老唱片、CD,甚至講究書籍的裝幀設計,無不是以“過程的體驗”來擴充“精神的容器”。不管是傳統活動如“忙年”,還是現代工藝行為像書裝設計,只要肯付出心思,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與眾不同,也會成為生活的點睛之筆。
心理學中有一種錨定效應,當因事物的不確定性而産生恐懼時,可以通過一段預測、設想的過程來降低內心的不安。儀式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心理錨定,給人以確定感和秩序感。好運動員在調整心態時,都做幾乎同樣的動作,如深呼吸、調整步伐、呼喊鼓勵等,這種習慣就像肌肉記憶,能迅速把精神和心理狀態調到最佳預設。生活的儀式是內心與世界之間的一座橋,帶來的自我暗示讓人更專注認真,也更能體味日常中的趣味與美好。
美學家説,“神話雖然不存在了,可是儀式的聖潔性還在。”再小的事,只要帶著儀式感去做,就能保持一份敬畏感,甚至獲得一些超越性的價值。日常食用的榨菜很不起眼,但對於生産涪陵榨菜的“辣妹子”萬紹碧而言,“榨菜人生”裏卻傳承著儀式感。她的父母做了一輩子榨菜,父親年老後很多事記不住了,卻對做榨菜的工序如數家珍,而母親做榨菜前,總是把手洗了又洗。“機器是冰冷的,而榨菜是有溫度的,這溫度就來自於人”。堅守工藝,固守傳承,不也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儀式嗎?
“文化傳統的延續,集體通過規範和價值實現一體化,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社會化。”有哲學家如此描述理想的生活世界。唯有在時間的坐標係中保持生活的儀式感,才能讓儀式發揮承載文化符號的功能。這,或許也是為了涵養我們的文化自信。(李洪興)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