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眾話題】小公廁真該來場大變革
城市公廁不僅需要調整男女廁位,更需要一場較為徹底的“廁所革命”。
住建部近日發佈了修訂後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要求各地應因地制宜,在新建和改建公廁時,按照3:2的比例設置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人流量較大地區為2:1,提高女性廁位比例。(見11月20日《新京報》)
修訂紙上標準容易,改造存量公廁不易。今後增量公廁自然要遵從新標準,但存量公廁受空間、結構等因素制約,從技術和成本的角度來説改造難度較大,因此,新標準實施後,還需要城市管理者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真正把好事辦好。
實際上,城市公廁不僅需要調整男女廁位,更需要一場較為徹底的“廁所革命”。去年國家旅遊局掀起的“旅遊廁所革命”風風火火,但景區廁所之外的城市公廁卻未納入革命範疇。有必要以修訂《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為契機,讓城市公廁從設計標準到衛生標準再到如廁文明等都發生一次變革。
今年3月,廣州曾有小學生給校長上書,指出學校廁所太臭,憋到家裏才“方便”——這是城市公廁衛生差的一個縮影。一些城市的車站、菜市場、城鄉結合部等場所的公廁,其衛生情況不容樂觀。城市公廁亟須一場“衛生革命”。這方面,多年前國家有關方面曾制定過一部《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但一方面該標準沒有真正落實,另一方面也未必適應社會發展。因此,城市公廁衛生標準既需要早日進行修訂,也需要有關部門把公廁衛生狀況納入常態化、制度化、標準化監管。
再如,很多地方還存在收費公廁,有的收費很隨意,然而公廁具有公益屬性,市民如廁也是民生問題之一。在明確政府投入、管理、維護責任的前提下,能否在《城市公廁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中明確公廁的公益屬性和免費原則,值得考慮。
另外,還需提升如廁文明水準。公廁其實是觀察城市文明的“窗口”,市民素質高低也能從如廁看出來。《深圳市公共廁所管理辦法》中有“尿歪罰款”的條款,雖被輿論質疑,但立法初衷毋庸置疑。
除國家層面需要推進廁所革命外,各地還可進行更多探索。比如,廣東、河南等地部分機關單位的廁所對社會開放,北京、上海等地推出無性別公廁等。解決如廁問題,未來可探索的空間依然很大。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