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困境造就了奇葩證明

時間:2015-08-25 14:01   來源:中國網

  日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辦公室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不要再白跑了!居民身份證丟了,要辦理臨時身份證才能不耽誤乘機、取款、考試;辦理銀行貸款,要提供房産情況證明、償還能力證明……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重要的證明材料,哪些是公安機關辦不了的?又該找哪個部門辦理呢?並通過九張圖片的形式公佈了。

  最近媒體報道了不少各類奇葩證明事件,這些事情讓很多公眾感到困擾,不滿的聲音很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安部門通過新媒介形式,第一時間向公眾明確哪些證明由公安機關開具,哪些不該由公安機關開具,此般反應速度值得讚賞。但問題也來,細看公安部門發佈的這條微博,會發現,其中一些證明如果公安部門不負責開具,公眾又該去哪開,似乎又成了新的麻煩事。

  譬如,部分親屬關係的認定,如果公安機關撇開關係不負責開具證明,其他部門其實更難開具。因為歷史原因,中國的戶籍資訊一直由公安系統負責,而不是民政部門。相對而言,公安部門掌握的戶籍資訊最權威、最多。當然,類似證明,基層社區(村)一級確實也可以開具,但公眾很多時候也習慣了找公安、找派出所,突然間公安系統説自己不負責,這也讓公眾來及不適應。

  不僅如此,公安系統積極回應輿論,明確哪些自己不負責應該找誰,可其他部門的反應未必有這麼快。一些部門甚至不認為,這些證明該自己開。如果其他部門不能第一時間明確,哪些證明自己該開,哪些不該開,就會造成沒人負責開的窘境,到時辦事公民更麻煩。因此,如果一些辦事機構非要求公民開具一些奇葩證明,那麼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就要做好,必須儘早明確權責。

  這個道理説起來簡單,落實起來其實很難。就目前的實際而言,簡單三令五申,要求相關機構竭力減少奇葩證明需要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效果必定有限。事實上,一些奇葩證明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些部門官僚化、文牘主義造成的。對於一些部門和辦事人員來説,非要公民開具一些奇葩證明,甚至形成內部文件和制度,很多時候就是怕惹麻煩,如果沒有這個證明,萬一齣了事,誰負責呢?為了解決這樣的權責困境,包括部分機構為了“刷存在感”,證明自己的價值,甚至有時也可以適當創收,才有了奇葩證明的大量出現。

  換句話説,一些部門之間,往往從自己角度出發,要求公民去開具一些奇葩證明;或將一些奇葩證明的開具,作為自己的權力之一。可想而知,誰來協調哪些該開,哪些不該開,哪些誰開?難道專門成立一個奇葩證明開具協調機構,這不成了笑話。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一些奇葩證明之所以是奇葩,就在於根本就不必要求公民非要去開,而應該是相關部門自己來了解核實。實現這一點,一方面需要從上至下全面清理奇葩證明,最大程度減少和壓縮掉一些不該、不必開的證明;另一方面,資訊化時代,官方數據和資訊應最大程度聯網和開放:政府不同部門之間資訊應早日互聯互通,所謂網際網路+、政務雲平臺,難道不該早日建立起來嗎?一旦建立起來後,一些奇葩證明就不再需要公民東奔西跑去開具紙質的,辦事人員一查就知道。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