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800多項,地方政府簡政放權的力度也很大,但從吳海今年3月發表的公開信來看,轉變政府職能與企業家的需求還有相當距離。吳海這封公開信很有代表性,不僅道出了實情,説出了企業家的“憋屈”,還促使簡政放權發生轉變——從之前政府“端菜”變為人民“點菜”,這一轉變具有重大意義。
雖然政府部門主動“端菜”體現了一種服務意識,但這種服務方式可能存在三個問題:其一,主動權仍掌握在政府部門手中,端什麼菜基本上是政府説了算;其二,與需求不對接,即使政府端再多的“菜”,企業家也未必滿意;其三,恐怕仍然難以達到改革的目的。簡政放權的目的之一,是給企業“鬆綁”以激發市場活力,但企業仍被很多現實的東西束縛著手腳。
所以,下一步簡政放權尤其是地方政府簡政放權,要鼓勵每一個“憋屈”的企業家、人民來“點菜”,政府部門要真正放低姿態,扮演好廚師與服務員的角色,讓服務與需求完全對接,讓政府部門從權力部門轉變為服務部門。吳海的公開信反映的僅僅是酒店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其他行業和企業也有各自的“憋屈”,惟有對症下藥,簡政放權才會有實效。
之前,哪些行政審批事項應該下放、哪些應該取消或保留,基本是由政府部門閉門決策;今後,應該讓企業家、民眾參與決策,賦予人民一定的話語權、決策權。在全面推進簡政放權的同時,還要根據每個行業每個領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做法。
另外,要打消企業家顧慮,鼓勵他們説出自己的“憋屈”。無論是公民個體的訴求,還是企業的訴求,都會多多少少影響到相關政府部門的利益,所以很多企業家有“憋屈”卻不敢説出來,害怕得罪相關基層部門被“秋後算賬”。今後,不妨有獎鼓勵企業家説出自己的“憋屈”,也要對敢説真話的企業家進行重點保護。當企業家沒有顧慮後,才會大聲説出真相。
其三,政府部門要當好“廚師和服務員”。企業家所點的“菜”,政府部門不但要儘量按照要求做出來,還要及時端上桌來,並讓企業家對政府的服務品質進行評價。如果企業家需要某些審批事項取消或下放,而政府部門認為必須保留,對於這種爭議性問題也要有合理的解決機制。在政績考核中,當公眾、企業家的意見佔一定比例時,政府自然會提升服務品質。
雖然之前已取消和下放了大量行政審批事項,但這還只是一種粗線條改革,而公眾、企業家每天所面臨的問題遠比簡政放權部門想像的要多要複雜。所以,轉變政府職能不能止于取消和下放了多少項審批權,還要根據不同企業的“憋屈”逐一去解決具體問題。這需要政府給企業家和公眾創造“訴苦”平臺,也需要其他企業家像吳海一樣大膽喊出“憋屈”。(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