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個證書找不到工作”經不起推敲

時間:2015-05-11 10:5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又到大學生就業季,關注大學生就業的話題,自然能夠引發關注。一篇報道試圖借助一個三本高校畢業生的故事,來闡釋“能力重要還是學歷重要”的命題——只可惜,“65個證書找不到工作”似乎並不能特別説明什麼。

  應該看到,所謂“重學歷不重能力”更多只是一種幻覺,因為當招聘企業還無法判定某個人的能力時,他的學歷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種證明。但這絕不是説非名校畢業生就沒有機會,只不過我們必須面對現實的差距,在就業起點上將身段放得更低——與其帶著受迫害感抨擊企業“重學歷不重能力”,還不如直面現實,致力於將求職簡歷上“給我一個舞臺,還你一片精彩”的空話變成實話。

  回到這篇以“65個證書找不到工作”為題吸引眼球的報道。説實話,文中經不起推敲之處實在太多。比如這位孫夢濤同學,好像被形容為一個無所不會的“學霸”,可隨後又輕描淡寫來一句“考研失敗”,這不是有點奇怪嗎?他報考的是哪所高校?又為何名落孫山?文中還提到,孫同學考研失敗後“募集了10萬元資金創辦了一家傳媒教育公司”,而且“運營得還不錯”。看不慣企業“重學歷不重能力”,那就憑能力創業,倒也是挺好的,搞不明白的是,既然運營不錯,為何又“有了去企業工作的念頭”?

  我想説的是,刻意炒作“能力與名校哪個重要”,其實是對非名校畢業生很壞的誤導。“反正我不是名校出身,所以肯定找不到好工作”,類似抱怨只會讓人意志消沉;相反,勇敢直面才能讓人客觀理性,並且勇往直前——能力永遠是最重要的,只不過,只會抱怨不能直面,絕不是能力高的體現。如果説學歷只是能力的一個方面,那65個證書同樣不是能力的全部證明;馬雲就不是名校畢業的,但評價馬雲的能力總不該先統計他有多少證書吧?

  因此,“65個證書找不到工作”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無論證書更多還是更少,工作總會找到的,關鍵是要找怎樣的工作,是不是非要和新聞中“進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3個月就升職加薪,一年後就年薪20萬加提成”的所謂名校畢業生案例去對比?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真的是人人如此嗎?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們,就業不順就抱怨社會是懦夫的表現,放低身段勇敢地去闖去試,才能真正展現自己的能力。(舒聖祥)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