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當“網際網路+”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一新鮮詞彙正隨著日漸轉暖的天氣而持續升溫。作為資訊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網路的重要性早已無人質疑;但面對“網際網路+”,我們真的儲備好“認識論”了嗎?
如今,只要打開手機客戶端,用指尖輕輕觸碰螢幕,人們就能隨時隨地享受從溝通交流到衣食住行等全方位服務。可以説,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正在重塑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社會的交流結構、組織結構。
網際網路還加速演繹著新時代的進化論。“鯰魚效應”告訴我們,一條鯰魚衝入沙丁魚群,在攪動原有的魚群生態之時,也將激活小魚的求生能力。隨著網際網路在全社會範圍介入程度的加深,金融、房地産、醫療、養老、傳媒、創業等熱門行業,都不斷呈現出新變化、新態勢。經驗表明,網際網路進入哪一個傳統領域,就勢必對該領域産生深刻影響甚至激發顛覆性變革。
然而,“網際網路+”絕不僅僅是“+網際網路”這麼簡單。迎著排浪式來襲的一波又一波網際網路熱潮,對於一個現代公民而言,無論處身何種社會分工與具體位階,如何葆有一份冷靜態度和理性思考,的確是一種考驗。
有人調侃,“網際網路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裏裝”。的確,“網路改變生活”並非一句空洞的廣告語,它是業已發生且仍將持續發酵的生動現實。從“雲計算”到“物聯網”,從“大數據”到“工業4.0”,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流行熱詞背後,蘊藏著網際網路給予人類的巨大能量與無窮的想像空間。但如果僅僅是巧借網際網路為概念或噱頭,用網際網路的“新瓶”去包裝傳統模式的“舊酒”,即便可能風光一時,也只會錯失提升競爭力的難得機遇,最終被市場和消費者快速摒棄。
從這個意義出發,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出的“網際網路+”,實際上不僅僅指知識社會“創新2.0”背景下網際網路的形態演進,更深蘊著推動中國實體經濟朝著更加智慧、更為創新方向發展的內在邏輯。正因此,面對經濟新常態,無論是轉方式、調結構,還是保增長、惠民生,“網際網路+”最大的意義,乃是從根本上倒逼人們樹立創新思維,明白“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
法齊婭 庫菲曾説,“要以星星為目標,那樣的話,即使掉下來,你還能落到樹梢上”。站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風口上,更要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智慧洞察時勢,以“風物長宜放眼量”氣度謀劃未來,奮力搭上“網際網路+”的時代快車,圍繞切實提升生産力奮力創新、埋首苦幹,我們的經濟、社會才能蓄積更大潛能,進一步迸發意料不到的磅薄力量。(寧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