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落馬官員身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出身微寒。遠的不説,單説新近的兩例。
9月1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公佈消息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原總經理,現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孫兆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有報道指出,孫兆學走到今天實屬不易。9年前一家雜誌採訪他,根據他的描述,其出生在山西運城市稷山縣一個農民家庭,當年他是靠上山砍柴才攢足上大學的路費。
此前,也有媒體披露了海南省原副省長冀文林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冀文林在一個三間土窯構成的屋舍里長大,父母都是農民。中學時代的冀文林愛好文學,常常廢寢忘食,為了不打擾在一張大炕上睡著的其餘6口人,就躲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看借來的文學名著。上大學後,為了給他湊學費,每學年開學之前的兩個月,他“要面子”的父親就開始主動四處幫別人家幹活,目的是先在這些人家做個人情,然後好開口向人家借錢。
孫兆學、冀文林不生於鐘鳴鼎食之家,他們的家庭條件甚至連一般也談不上,可説是起于微寒。這是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另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在高位上跌落了,而且幾乎都不會再有東山再起之時。落馬的官員都是咎由自取,並不會因出身低微或高貴而獲得額外的同情或厭惡,不過,他們過山車一般的人生軌跡仍不免使人感慨,也未嘗不可以給他人以啟示。
人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在成年之後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任何官員因違紀違法而落馬都無法怨天尤人。寒門子弟在其成長過程中,可能比別的同齡人更早也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困苦,也可能因此更具有擺脫現實束縛、改變人生命運的強烈願望和拼搏精神。事實上,他們中的一些人通過各種努力走向了各種成功,有的就像孫兆學、冀文林那樣當上了高官、坐上了高位。
在人們的觀念中,出身微寒的人似乎更不應忘記經歷過的艱苦歲月,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一些人做了官就開始追求享受,甚至為此不擇手段。當他們明知所做作為涉嫌違紀違法卻依然故我時,他們顯然是不記得從前的艱辛,以及一路走來的不易,這時的他們,或許就像人們所説的那樣開始忘乎所以了。列寧説,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出身微寒的人竟然淪陷於過度的物欲,這是一種諷刺,也可以説是背叛的一個結果。
當然,他們中的一些人之所以奮鬥,目的可能就是為了擺脫物質的匱乏,過上高度物質化的生活,那麼在地位不斷上升的過程中醉心於斂財和享受,最終腐化墮落就不能説是意外。這種情境中的官員,往往很容易産生一種不健康的補償心理,仿佛從前的受苦,就是為了日後的享受,於是,困苦的成長背景只給了他們負面的刺激,使他們更傾向於放縱而不易對過往歲月懷抱感恩。
一些高官似乎更願意回憶自己當“放牛娃”的經歷,以及在青少年時代吃過的種種苦,這當然無可厚非,但也未必就是可以傲人的資本。與此同時,人們卻極少看到他們對身處微寒時的反思。事實上,貧寒家庭因物質條件和父母文化程度所限,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欠缺甚至存在偏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至今仍是很多人激勵子女的教條。希望子女做大官、騎大馬,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雖不免有過往時代的印記,卻也不好説有什麼大錯。問題在於,當一個人做了“人上人”之後又該如何呢?如果家庭教育不能為子女的價值觀奠基,他們在成為“人上人”之後也少有反思,那麼他們前進的動力就可能消失,前進的方向也可能迷失。
為官勿忘微寒時。經常想一想自己艱苦備嘗、微不足道的過去,或許會更謹慎地為官,會更謙卑地做人,會更珍惜自己的現在。孟子説得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