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改革破僵局不應苦候頂層設計

時間:2014-07-15 14:3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公積金改革僵局不必苦候“頂層設計”,也斷不可把“頂層設計”當作僵局持續的理由

  近日,籍由廣州公積金新政二度徵求意見,圍繞住房公積金制度長久以來存在的爭議再度被“點燃”。有媒體即指出,現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下文簡稱《條例》)實施已有12年。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公積金制度已呈現多方“不適”,修訂《條例》呼聲高漲,甚至遭遇“存廢之爭”。

  平心而論,圍繞公積金改革的爭議可謂由來已久,至於廢除公積金這樣看似激進的言論,也不是什麼新鮮的説法。而正如上述媒體所總結,公積金改革進程之所以遲遲難以推進,正由於住房公積金涉及包括單位、職工、仲介機構、地方政府、管理中心、監管部門等眾多利益相關方,而各方相差巨大的利益訴求導致改革共識難以凝聚。

  在此情境之下,公積金改革僵局難道就應當“合情合理”地延續下去?對於肩負改革重任的政府而言,這不僅有瀆職懈怠之嫌,更是加快社會矛盾積壓,平添隱患。

  事實上,前述“改革僵局難以打破”,其基本內涵是整體性的公積金制度改革方案難以調和各方利益,也就是所謂公積金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難産”。若對現行公積金制度引發的眾多非議進行梳理,人們或可發現,諸如單位繳存額差距過大、首付過高導致公積金難以使用等問題,確實需要頂層設計加以修正,可仍有相當多民怨極大的問題,根本無需上升到頂層設計的高度,而更多可以通過現行管理制度的優化和完善加以紓解。而這部分通過“修補”即可解決的問題,恰恰可以成為打破公積金改革困局的切入點。

  換言之,公積金改革僵局不必苦候“頂層設計”,也斷不可把“頂層設計”當作僵局持續的理由。

  具體而言,針對公眾意見最大的公積金申領使用環節,除去首付高門檻引發的批評外,公積金管理機構受理申請及發放資金的效率同樣是引發民眾不滿的突出矛盾點。相當多的職工在辛苦湊足房屋首付款後,卻因為公積金貸款申請受理不及時以及放款時間漫長,而無法順利履約。在部分公積金購房者較多的一線城市,住房公積金從申領到實際發放可能需要一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如此低效率的運作方式,不僅打亂了許多購房者的置業規劃,甚至使不少購房者不得不完全選擇還款壓力更大的商業貸款。而多數苦盼公積金貸款的購房者本身也屬於中低收入階層,如此一來相當於從首付門檻之上,又再次剝奪了一部分購房者的公積金使用權。

  對此問題,政府部門及公積金管理機構完全可以從優化內部工作流程著手,對現行冗長的申請鏈條進行再造,尤其是增強前沿資訊技術手段的應用,從傳統的全書面材料申報審核,逐步轉為電子材料、遠端提交及部分內容的自動化審核。同時在資金撥付上,也可以採取更多效率較高的集約化處置手段。另一方面,對於公積金管理機構內部少數員工工作懈怠乃至玩忽職守的問題,管理機構及政府也應加大查處懲罰力度,進一步樹立管理機構的服務意識及職業榮譽感。

  此外,有關公積金資金日常管理不當,回報率過低而受到通脹等因素影響的問題,同樣是近年來受到民眾及不少金融業內人士強烈批評之處。事實上,這不僅是公積金所面臨的難題,同樣也是包括地方社保資金在內的不少公共保障資金遭遇的共性問題,也引發了民眾對未來公積金、社保金會出現虧損而信心不足的疑慮。對此,相關部門也完全可以通過修訂公積金資金的利息核算及委託管理的相關規定,將公積金管理交由部分具有良好聲譽的專業機構協助管理,確保公積金在真正做到保值增值的同時,也滿足申請人即期使用的需要。進而以此增強民眾對公積金制度的認知和信心,為頂層設計改革凝聚支援,而非繼續老生常談地糾結于公積金的原則理念爭議,卻令普通民眾背負沉重代價。(華化成)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