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聞學院院長是需要資格的

時間:2014-07-15 13: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著名財經記者胡舒立當年被聘為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從業界走向學界,曾引起傳媒界的熱議。近日,風頭正勁的張志安擬接替胡任院長,引發新一輪的討論。新聞學院院長越來越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位置,那到底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當院長呢?

  當新聞學院的院長是需要資格的。院長的視野決定著學院的視野,如陳婉瑩教授之於汕頭大學新聞學院,胡舒立之於中大傳播學院,范以錦之於暨南大學新聞學院,他們都提升了學院在業界和學界的影響力。

  在中國,有三個角色對輿論的影響非常大:宣傳部長、媒體總編輯和新聞學院院長,因為他們分別主導輿論傳媒圈的政界、業界和學界。在我看來,三種角色中,擔當新聞人才培養任務的新聞學院院長最重要。剛走進大學的年輕人缺乏判斷力,思想上幾乎是一張白紙,價值觀和思想的可塑性很強,一院之長的影響非常大。從學院裏走出來的新聞人有怎樣的專業精神和媒介素養,如何看待這個職業,如何介入社會,對社會問題持何種立場、關懷與視野,與一院之長有很大關係。

  對一個宣傳部長來説,除政治素養外,還須具備以下媒介素養:其一,強大的溝通能力和統戰能力,善交左中右各界各派朋友,有凝聚力;其二,最好在新聞業工作過,有媒體從業經歷才有“媒體緣”,才能善待和善用媒體,重合作而不是管制;其三,話語的轉化能力,將生硬的官員話語轉化為符合公眾接受的話語,打通兩個輿論場。

  對一個媒體總編輯來説,有以下素質要求:其一,敢於闖和觸碰敏感區,善於寫檢查,能替下屬擋事兒。其二,好記者好編輯好評論員才能當好總編輯,具備專業權威,讓編輯記者信服。其三,善用人,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其四,純書生當不好總編輯,須有政治視野和關懷。

  相比之下,對於一個新聞學院的院長來説,則要求更高。

  首先得在政界、業界和學界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一來可以給學院的發展爭取到資源,二來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就業和發展提供資源。比如著名財經媒體掌門人胡舒立到中大傳播學院當院長後,請來很多業界和學界有影響力的人到學院任教和舉辦講座,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新聞是實踐學科,學生必須不斷參加實踐,一個在業界和學界有很高認同度的院長,能夠通過自己的人脈資源為學生創造很多實習和實踐機會。出於對院長品牌的信任,媒體也更願意招聘這個學院走出來的畢業生。

  其次,院長光有實踐還不行,在學術研究上還得有專長,也就是對某個方向或問題有所積累。院長有學術專長,也才能讓學院裏的其他教授心服口服。

  在中國傳媒圈,學界和業界的人常常互相瞧不起,學界覺得業界的太淺薄,業界覺得學界的太教條,新聞無學,誤人子弟,沒寫過評論的卻教評論,沒有媒體採訪經歷的卻教新聞採訪,實在是笑話。來自實踐界的院長,如果缺乏學術研究力,很容易被教授們看不起。

  再就是寬容精神,以獨立之思想寬容之精神感染師生。范敬宜執掌清華新聞學院時能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暨大新聞學院院長范以錦被學生們親切地稱作“范范”,這些就是看得見的文化,當然更多是看不見的,但從學院裏走出來、被薰過的人,都會帶著這種口音和氣質,很有辨識度。極左和極右都不適合當院長,須客觀理性中立不站隊,這樣才有包容力。

  院長還必須有新聞理想,是新聞專業主義的傳播者,用對新聞的激情和信仰去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求真求新熱情,幫助學生樹立專業自信,不偏不私不盲,在別人停止思考的地方進一步思考,做一個公正的旁觀者。(曹林)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