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成為鏡頭裏的道具

時間:2014-07-03 13:06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江蘇師範大學2014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現場的照片及相關報道在各媒體網站盛傳,出席此次典禮的從教育部官員到畢業學生,均著漢服、行漢禮,現場金鑼禮號齊鳴,編鐘箜篌恢宏,甚是壯觀。據稱,這已經是該校第三年舉辦漢文化畢業典禮,這種儀式已經形成體系,未來將成為該校傳統。

  慎終追遠、尊敬傳統,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品格,也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的情懷。現代社會,人們借由倣古的儀式來表達這種情懷,彰顯這種品格。近年來,教育界尤其重視此類儀式的作用,小學生拜孔子像、舉辦漢製成人禮、拍攝身著漢服的畢業照等紛紛成為一時之熱。在英國,牛津康橋的重要典禮,教授也身著中世紀服飾,莊重虔敬自內向外而生,蓋因傳承自古希臘以來謹守理念、探索真理的虔敬傳統;而我國此類儀式,多半也被寄予了“發思古之幽情,開文明之新境”的初衷。

  人因信仰和真理,而非因衣冠而高貴。儀式終究只是儀式,若不理解真實的歷史,禮之堂皇和曇花一現恐怕很難將文化、傳統這樣厚重的概念深入世人,尤其是年輕學生的心裏。因此,參加典禮的官員不能只是典禮的過客,儀式莊嚴應該使他們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而畢業的學生除了新鮮好奇,還應該在儀式中獲得更深厚的情懷熏陶。拍漢服畢業照,與青春有意,卻大多和歷史無關,更不要説那些懵懂弱冠的小學新生拜孔子像,口中念著自己壓根兒也不懂的古文經典。此類“倣古”場景,很容易像隨意穿越的古裝大戲一樣,使人覺得滑稽。

  另有一些場景顯然已經不是“滑稽”了。就在最近曬個性畢業照的熱潮當中,黑龍江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卻玩得出格了,他們扮成“文革”紅衛兵的模樣“批鬥”戴上高帽的同學,快門“咔嚓”的瞬間記錄下的是他們歡欣稚氣的臉。一段以血淚和生命寫成的沉重記憶,在年輕學生眼裏,成為情景擺拍的道具,成為刺激好玩的遊戲。因為對歷史的無知和對惡的遲鈍,任何一段歷史也因此都可以成為當下娛樂的附會,對此需要反思的不僅僅是惡作劇的學生。

  如果簡單地理解每一門學問的價值,都可以概括為“經世致用”,那麼歷史教育的價值則在於使人明白自身所處的這一時間截面從何處來,明白現在的權利、自由經歷了多少磨難與坎坷,個體和族群因此有了立足於世的支點,並循此開啟未來。人們了解歷史絕不是為了恢復古制,更不應該拿塗抹一新的歷史作為“段子”。歷史敘事的想像與真實,意識形態的邏輯與抒情,不應是一筆糊塗賬。(曹華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