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市場發揮作用,更應管住“看得見的手”,活用“看不見的手”。只有讓“看不見的手”來指揮,“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才可能實現。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習近平強調,必須推動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
能源是工業生産的血液,是民生生活的基礎,更關係到國家安全問題,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部署能源領域的改革工作並非新事,無論是電力、石油天然氣還是新能源領域均出臺了不少方案和文件,但改革效果卻還難以稱得上“深入骨髓”。習近平總書記在本次會議上首次提出能源領域四大“革命”,並強調要推進能源生産與消費革命。從“改革”到“革命”雖只有一字之差,背後的態度卻更加堅決。在“革命”這樣的全新語境下, 能源領域改革成效應有可期。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儘管能源總量儲備豐富,但無論是以每人平均儲量算,還是從使用效率算,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都不相匹配,這正是能源“革命”立足的現實出發點。不僅如此,高耗能産業比例較高、生産方式的落後也帶來了霧霾等環境問題。昨日有報道稱,環保部開出4.1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被罰企業中電力企業是重災區,也不乏鋼鐵、化工企業等“耗能大戶”。
歷經多次改革難以觸動核心問題,引發問題牽涉面越來越廣,能源領域要“革命”實乃千頭萬緒。本次會議明確要推進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落腳點就在於“還原能源商品屬性”。短短8個字,實施起來卻很不簡單。能源當然也是一種商品,只不過因其在國計民生乃至國防安全上的重要地位,對能源的開發利用一直處在國家管制之下。當然,作為戰略性資源,能源問題絕不可輕言一味放開,但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強,能源領域也必須在一些關鍵節點,重新思考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
這一觀念轉變,國人並不陌生。無論是國企改革、商品消費還是資本市場,都走過或正走在類似的改革路上:劃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各司其職。要推動能源“革命”,如何用好“兩隻手”正是關鍵一步。
對於政府來説,首先是要完善能源領域的法律法規建設,搭好市場競爭的“舞臺”。啟動能源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正是著眼於此。目前,我國能源領域的法律法規明顯缺位,《電力法》等現有法律已滯後,綜合性的《能源法》至今仍“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使得一些能源企業缺乏法律監管,比如審計署近日公佈國內兩家電力巨頭企業相關項目出現違規,涉及金額高達60多億元;與此同時最近一兩年能源領域內“大老虎”也屢見落馬。另一方面,先打好法制框架,才能讓國家權力從過去管得過細的能源項目審批中騰出“看得見的手”來,在産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宏觀調控上有所作為。
而要讓市場發揮作用,更應管住“看得見的手”,活用“看不見的手”。比如降低民資進入能源領域的門檻,在適當環節削弱國有企業壟斷地位。當然,這免不了要動一些人的“奶酪”,但不割除利益集團的阻礙,誰的命都不敢革、不能革,革命難免淪為一句空話。此外,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始終繞不過市場定價問題。目前,煤炭價格已經放開,但電價卻依然實行政府管制,火力發電中“市場煤”“計劃電”博弈明顯;為了保證油價的相對平穩,國家還要對財大氣粗的石化企業進行財政補貼……要改變這些怪象,只有讓“看不見的手”來指揮,“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才可能實現。(張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