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樓市的波動,“鬆綁救市”的呼聲再起。這種情況的出現並非首次,以往每有樓市的風吹草動,便有“剛需”的不絕於耳。而在中央力倡“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對樓市進行理性審視,是非常有必要的。
房地産業應歸類于什麼屬性?首先屬於市場化類別。那麼,作為市場行為中的任何投入,都是風險與收益並存,都應由介入者自己埋單,斷不能由他人來替代。樓市漲跌是市場中的商業行為,沒有人可以只賺不陪,豈能賺錢了就“偷著樂”,賠錢了就叫苦“喊救命”?
房地産業與國民經濟之間具有內在的促進與約束機制。近些年來,對房地産業的倚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國民經濟增長,但也造成了房價累計漲幅巨大、資金過度集聚、社會消費潛力透支等問題,反過來加速了宏觀經濟金融運作風險。房地産投資與消費持續擴大的同時,製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發展相對緩慢,這對於中國的經濟轉型、産業升級是有害無益的。從這一角度説,此次的樓市趨冷,對中國的發展並非全是壞事。
樓市所連接的另一個重要支點,便是一些地方的“土地財政”。地方政府的財政本應與本地區的整體發展相聯繫,這樣才能促使地方政府發掘區域優勢,營造良好的企業投資和成長氛圍,不斷促進本地區各方面的發展。但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將主要精力和財政收入重心都轉向了既簡單省事又來錢快的“賣地”上面。每次樓市遇冷,鼓噪要“救市”的人裏面,總有一些地方官員。某種意義上,“救市”就是救己。從這個角度上説,樓市趨冷可以成為“土地財政”終結的契機,並由此倒逼一些地方政府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地區發展的服務和管理上來。
面對“救市”喧囂,大部分網民持反對觀點,認為房價並沒有觸底,呼籲“讓降價來得更猛烈些”。而一些認同“救市”的評論者則認為,地方救市或許是一種趨勢,但不宜過分期望地方救市的效果,雖然“分類調控”的政策讓地方有可能適度救市,但中央也不會完全放任,肯定會有一定的管控。畢竟,“救市”是為了促進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解決人們的居住需求,而不是單純維護高房價、拯救開發商。
簡而言之,一個健康的房地産市場必須實現與居民需求、經濟增速的協調發展。在房産領域準入機制建立、多元化住房格局形成、民間投資渠道更加暢通的前提下,通過糾正地方政府對房地産業的過度依賴,通過産業調整,讓更多的資金返回到實體經濟中,實現樓市價格的合理回歸,讓百姓離“住房夢”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