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蘆山地震一週年。基金會中心網統一對外詳細公開蘆山地震一週年以來參與地震救援基金會的款物總體收支情況。截至4月20日8時02分,全國共有219家基金會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合計16.96億元。數據顯示,在蘆山地震後捐贈收入呈上升趨勢,行業自律聯盟籌款佔基金會總籌款量七成,然而,仍有4家基金會未披露支出情況,款項金額高達1.6億多元。(4月21日《京華時報》)
有人説,蘆山地震是中國基金會們“苦練內功”的一次檢閱。時隔一年,物是人非,在中國慈善基金重塑公信的關鍵期,“埋頭苦幹”的基金會們,仍帶有“深閨人未識”的羞怯。上億元善款猶抱琵琶半遮面,自然是各有各的説辭,但對於公眾來説,對於慈善事業而言,遲滯的資訊披露,消弭的還是社會的良善之念。
六年前,汶川地震中國救災捐贈高達760億元。據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團隊的調查結果顯示,汶川地震一年後,僅有4.7%的捐贈者非常清楚捐贈資金的流向,而66.7%的公眾明確表示不太清楚捐贈資金的流向。“不清楚”,並非是因為民眾不想弄清楚。數日前,有媒體消息稱,由於2013年年報尚未完全出來,基於2012年年報,中基透明指數對我國2012年1月1日前成立的2601家基金會的透明度進行了綜合排名,其中25家公募基金會的捐贈收入在1億元以上。排名倒數5位的5家公募基金會,2012年捐贈收入排名都在30名以內,而透明指數排名都在411名之後。這是一個悖論:越有募捐能力,越是雲裏霧裏——自然就難怪伸出援手的民眾多有詰責與質疑。
客觀地説,經歷過郭美美事件、壹基金困局,中國公募基金會的透明與公開,已經有了質的飛越。這裡有兩重因素使然:一是基金會在經歷信任危機後,深感透明的重要性,主動自我變革,以公開換公信,提高基金會自身“透明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度設計亡羊補牢,敦促基金會走向公開透明,譬如蘆山地震兩天后,民政部即發佈了《民政部關於四川蘆山7.0級強烈地震抗震救災捐贈活動的公告》,其中規定,對已開展募捐活動的公益慈善組織和接收捐贈的單位提出資訊公開要求,並定期公佈詳細的收入和支出明細,資訊發佈渠道以各自的網站為主,並保證資訊長期可查詢。
只是,時過境遷,當公眾對於災難的關注度逐漸降低,基金會關於震災的資訊披露頻率似乎也在逐漸下降,基金會痛定思痛的決心、革故鼎新的制度,似乎漸漸也模糊起來了。公開透明是慈善的生命,即便是吹毛求疵,上億善款也當有直面公共監督的責任與勇氣。不然,慈善基金,究竟是為誰而透明呢?(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