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浦東國際醫學中心為上海專家醫生開出了一個合理的門診價格(1200元)”日前,上海一民營醫院院長宋冬雷在微博上的一番話,引起熱議。據報道,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近日正式試營業,其高端醫療服務的掛號費數倍于公立三甲,最高一檔暫定為1200元。“昂貴”掛號費究竟合理與否,人們對此看法不一。
正方:高掛號費有“鯰魚”效應
相比公立醫院最貴的專家號也不過幾十元,單次掛號費最高1200元,被定位為“高端醫療試驗”並不誇張。正如餐館酒店會分出各種檔次和星級,以服務不同需求人群一樣,醫療服務雖有其特殊性,但同樣也可以有需求分層。
事實上,醫療服務的關鍵在於人員,從“高端醫療試驗”的人才團隊來源來看,主要將由兩部分組成:市場招聘的有經驗醫務人員和8家公立三甲醫院的多點執業醫師,比例約各佔50%。既然50%來自多點執業的公立醫院醫師,高端醫療服務並沒有完全佔去醫療人才資源。但是,同一位醫生在不同的地點執業,掛號診療費差距如此之大,或多或少暴露出現有醫療體系對醫療服務價值的低估與扭曲。而優質的醫療人才,會否更多地流向更能體現其價值的高端醫療服務領域,也是個疑問。
當然,最高1200元的掛號費,究竟有沒有人願意為此埋單,仍需市場檢驗。但當高端醫療服務這條“鯰魚”真的來攪局的時候,原有的醫療服務體系,扭曲的醫療服務價值,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應對之策,更需未雨綢繆。□武潔
反方:高端醫療當劃清公私界限
眾所週知,目前我國掛號費收費標準比較低,遠低於市場價值,處於虧損狀態,不能體現醫務工作者的專業技術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和激情。開放高端醫療服務,有助於高技術的醫務工作者實現自己的專業技術價值,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這大概是廣大醫務工作者支援高端醫療服務的主要原因所在。
按照發達國家走過的路,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開放高端醫療服務是唯一的選擇,將中高收入人群分流到高端醫療上,減輕低端醫療資源緊缺的壓力,也能夠減輕公共醫療經費的支出,特別是減少醫保在富人群體上的支出。從這個角度説,發展高端醫療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必然方向,上海率先吃螃蟹,啟動高端醫療,應當給予肯定。
但是,按照國際經驗,高端醫療服務完全交由市場運作,由民營醫療機構承擔高端醫療服務功能,與廉價的低端醫療品質的公辦醫療資源有著明確的界限區別。而從上海啟動的高端醫療情況來看,存在公私界限不清晰的傾向,影響了公立醫院的公平性和醫療資源均等化。
承擔高端醫療服務的民營醫療機構,雖然資本實現了民營化,但是醫療資源並沒有實現民營化,高端醫療機構的醫務工作者來源,除了從社會上獨立招聘之外,很大一部分來自尚未離開公立醫院體制的多點執業的醫務工作者。這就很容易讓一些在高端醫療機構兼職的公辦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在逐利本質之下,將患者推薦或者誘導到收費標準更高的高端醫療機構中接受治療,從而拉高醫療費用。
一言蔽之,發展高端醫療必須堅持市場化方向,一定要劃清公私界限,不能公私不分。既要規範公辦醫院醫生在高端醫療機構自由執業行為,也要限制和規範公辦醫院的高技術醫生大規模向高端醫療機構流動趨勢,還要將高端醫療服務和民營資本從公辦醫院中徹底剝離出來。(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