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裏,市衛生計生委擬在滬上幾家醫院試行每位醫生“接診十分鐘”。消息一齣,病人接連叫好:“三分鐘被打發”的經歷或許就此告別;部分醫生也暗自慶倖:再不用一上午看60個病人、憋得不敢上廁所了。然而,隨之而來的還有質疑聲:在海量病人與有限醫生的現狀下,“接診十分鐘”可能意味著從擔心“看不好病”,變成擔心“看不著病”。接診十分鐘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十分鐘算不算長?對病人來説,要了解清楚疾病怎麼得上的、如何治療以及有何後遺症等問題,豈是短短十分鐘解決得了的?可對醫生來説,面對不同病人的“十分鐘”,很可能回答大致雷同,幾乎都有範式答案。“很多時候,覺得費如此多的口舌回答同樣問題,著實有些浪費時間。”一位臨床醫生説。
常會聽到病家如此埋怨,“你看病時怎麼沒告知?”“我是病人我又不知道”……其實,向病人科普醫療資訊,如此重任“一股腦兒”壓在醫生的接診時間裏,本身就是不科學的做法。
前不久,有位業內專家介紹了國外診療模式:許多種常見疾病皆有行業學會撰寫權威、細緻的科普小冊子;病人前去就診,醫院先會分發小冊子;候診時由護士先科普一遍,來到醫生處,病人已經大概掌握了疾病的基礎知識,醫生只需解答剩餘疑點。“病人來到醫生面前不再是一張白紙,也不會問出諸如‘腫瘤會傳染嗎’之類的問題。”
所以,與其糾結在接診到底要不要十分鐘,還不如做強做實醫療科普,提升病人群體對醫學的整體認知度。醫療資訊鴻溝被填補了,診療困境或許才能順勢找到出口。 (顧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