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在印尼巴厘島車禍身亡的5名河南籍遊客中,有一人為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局長趙金離,其他幾名死傷者也多為運輸、物流業人士。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一傳聞,稱已派人赴巴厘島處理善後工作,也已派專人安撫家屬。(11月21日《南方都市報》)
“5名河南籍遊客在巴厘島遇車禍身亡”的消息,本應是一則可以引發同情和憐憫的新聞。不料,在仔細看過新聞,尤其是看到遇難者中有一名官員時,輿論風向出現了轉變。一些人原先已經在靈魂深處挖出來的那些惻隱之心,瞬間變成了對於權力腐敗的猜想。
站在人道和人性的角度講,聽聞有人罹難的消息,人們應該表達同情之意。無論是因公殉職還是因私出國遇難,都是一件值得悲傷的事。可是,當遇難者的官員身份與此前種種官員公款旅遊的新聞結合在一起,許多人都因腐敗想像而收起了同情,轉而加入了追問真相的行列。
巴厘島是世人公認的度假天堂,趙金離等人為什麼去巴厘島,在那裏到底幹了什麼,我們現在不得而知。唯一可以明確的是,與這位交通運輸局長結伴而行的,不是他的家人,也不是他的同事,而是幾位運輸和物流業的人士。正是官員與商人的曖昧組合,激活了網友們的無限遐想——很有可能,這是一次由運輸和物流老闆買單,請官員出遊的“老故事”。在這趟奢華的國外遊背後,隱藏的可能是見不得光的權力尋租。
面對網友們的腐敗猜想,有關部門切勿置若罔聞。唯有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及時向公眾公開資訊,澄清誤會,才能還逝者一個清白,也才能防止官員形象在民眾的腐敗聯想中再次“丟分”。(王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