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能力如何轉變為防禦能力

時間:2012-09-14 10:0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雲南省發改委稱,就彝良地震救援,中央財政在撥付地震救災和恢復重建資金10.5億元基礎上,又追加1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總救援金額達11.5億元。國家相關部門還下撥5000頂帳篷,緊急調運20000件棉大衣。同時,彝良縣收到中央各部門捐款7000余萬元、省級部門捐款6223萬元。(9月12日中國網)

  災難表現出中國強大的救援力,歷次大災大難都如此。汶川地震後,中國表現讓外國媒體驚呼:沒有哪國救災能像中國這麼出色。

  無論是來自政府,還是緣於民間,中國都具有強大的災難應對能力。然而,讓人遺憾之處是,這種強大的能力總是表現在災難發生後的救援中,災難前預防,卻表現出太多的“疏漏”與薄弱。

  參與彝良地震救援的駐滇某集團軍工兵團地震救援隊指揮長陳國勇感慨:“5.7級地震就能晃倒那麼多房屋,説明那些房屋根本達不到最低的抗震標準。”一句話清晰地描述了當地的防災水準。住房品質是地震損害預防的第一道屏障,住房達不到到最低的抗震標準,居民在地震面前的安全還有什麼保障?

  住房簡陋的背後,是百姓生活貧困。作為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彝良縣很多居民靠自己建不起抗震的房子,一些人住草木結構的“千腳落地房”或“權權房”,或者住土墻房。儘管國家在建築抗震設計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築要可抗6級地震,可在貧困面前,如果只是規定標準,而沒有救濟,這種規定就只是白規定。

  也許一時保證不了所有國民都過上富裕的生活,但必須盡可能保障所有國民的安全,最起碼,不能讓人們在災難面前毫無防護力,這應該是政府責任的底線。然而,我們還有多少老百姓像彝良縣的災民一樣,住房一震就倒,處於毫無防護的狀態?

  財政困難,是最普通的藉口。可是,在災難發生後,我們不是同樣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嗎?既然我們在災後救援中能表現出強大的能力,可以斷定,在災前防禦方面,我們缺的不是能力。

  我們所缺的,是一種科學的政績評價體系。災後救援中表現突出往往會轟轟烈烈,而災前防禦中的付出則可能默默無聞,恐怕是一種普遍的政治生態,既然如此,甘當無名英雄的能有幾人?我們缺的,還有面對災難的理性,有些人總是過於急功近利,對防災的投入恨不得馬上見效果,房子建牢了卻沒發生地震,就會認為是白投入,對低概率的災難作投入,會被認為“划不來”;我們缺的,還有對百姓生命安全的關切,有些人對災難的防治,總是寄託于廉價的僥倖。

  不能再讓老百姓住“達不到最低的抗震標準”的房子了,必須對他們進行救濟。政府要做的事很多,但資源安排必須有個輕重緩急,對生命安全的保障,應放在重要的議程──當很多人還暴露在災難危險中時,“造湖”是不是少一些,“造城”是不是可以放一放?特別是“政績工程”的心理,必須自覺抵制。

  政府的財力當然是有限的,但完全可以動員社會的力量。社會不缺愛心,關鍵要動員,要組織,政府對社會也有強大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問題是要把災前預防切實重視起來。謝昱航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