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北京、上海、廣東等七省市47家企業生産或經銷的63種童裝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顯示,33.3%的樣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多個廠家生産的童裝甲醛含量、PH值嚴重超標,有些童裝染料中還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5月28日《半島晨報》)
從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看,相關部門在兒童節之際調查並曝光童裝品質問題,體現了職能部門的責任擔當。但是,有毒童裝及其他劣質兒童用品的危害時刻存在,為何要等到兒童節之際才監督調查、曝光呢?
此次被抽查的童裝品質問題還是在正規市場抽查到的,其中不乏大品牌,那麼,非正規童裝市場的合格率則更令人擔憂。有毒童裝傷害兒童身體,還可能造成兒童慢性中毒。比如,甲醛含量過高的服裝産品,在穿著的過程中會逐漸釋放出游離甲醛,通過皮膚和呼吸對人體産生危害。而兒童皮膚薄嫩,甲醛通過皮膚長期慢性滲透會對孩子的皮膚、神經系統、呼吸道都可能造成刺激,甚至引發兒童白血病,其危害之嚴重並非危言聳聽。對兒童用品執行強制認證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密度,已經成了刻不容緩的任務。相關部門選擇在兒童節前夕調查曝光童裝抽查合格率,雖然可以看作是送給孩子們的一份節日禮物,但是,換個角度看,這種假日式監管有點應景的味道。
完善兒童服裝及其他兒童用品品質標準,加強市場日常監管,對兒童用品品質嚴格把關,並不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兒童玩具強制認證標準早在2007年就已開始執行,有關部門前置監管關口,認真執行兒童用品市場檢查規定,凈化兒童用品市場;嚴格執行玩具強制認證,讓兒童遠離有毒童裝、有毒玩具、及其他劣質用品的毒害,廣大兒童馬上就可以受益。這本是相關部門的應盡職責,兒童應享之權利,為何等到兒童節才去做這些事?平常做好兒童服裝等兒童用品監管工作,不是更好嗎?如果相關部門只是兒童節前夕例行公事發佈有毒童裝資訊,只注重兒童節期間的應景治理,而放鬆對兒童用品市場的日常監管,該有多少兒童,繼續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有毒童裝等問題用品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