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很多商場早就已經將女性作為這一季促銷的主題,有的甚至直接將“婦女節”定名為“大搶節”,旨在讓在“三八節”當天休息的女性搶購消費,這種促銷方式是每年各地的慣例,不足為奇。值得一提的是,在女性越來越主導消費乃至主導社會的現在,怎麼增加女性的科學素養,以引領消費的理性乃至社會發展的理性?
美國有部電影叫《晃動搖籃的手》,寫一個作為保姆的女人,怎麼通過自己看護的一個孩子的成長,逐漸左右整個家庭命運的故事。事實上,女性,特別是當下的女性,已經是一隻巨大的、晃動社會的手。日前公佈的《2010女性旅遊趨勢報告》顯示,超過65%的旅遊産品決策以及旅行消費決策是由女性做出,如此狀況,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不一而足。女性的地位在現今越來越重要,即便她們是“全職太太”,“家庭婦女”,不直接參與社會,但仍舊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社會的消費和社會的方向,決定社會的消費方向也決定社會的發展方向,因此,她們的自知和自製是這個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過往發生過的,與消費有關的荒誕的社會事件中,女性都是率先的擁躉者,無論是“綠豆養生”氾濫,還是疫苗加強注射時的無由恐慌,都是先説服或者動搖了女性,隨之不脛而走的,從這個角度看,女性自身的知識素養、文化水準和社會的穩定乃至發展都有直接關係。
2010年的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水準為3.27%,相當於日本1991年的水準、加拿大1989年的水準和歐盟1992年的水準,基本上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準持平。而在之前的歷次類似調查中,女性的科學素養又是始終低於男性,以這樣的科學素養滲入生活,就很難避免綠豆之類荒誕之事的重演。
讓女性在社會的發展中,提升科學素養,辨識能力,已經不僅僅涉及單一家庭的簡單消費,至少和一種謬誤的傳播和社會的穩定有直接關係。從這個角度上説,利用“婦女節”促進消費無可厚非,但怎麼能在這种老套的基礎上,利用這個女性受關注的節日,提升素養和品位,並將這種提升長此以往地保持下去,才不至於使女性的身影僅僅出現在節日中的搶購隊伍裏。(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