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查處了6家高價銷售柴油的企業,其中3家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屬的銷售公司。國家發改委稱這些企業“違反國家成品油價格規定”、“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已責成當地價格主管部門嚴肅處理,除沒收高價售油多收價款外,還將最高處以5倍的罰款。(《新京報》11月24日)
打擊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先拿壟斷油企開刀,讓人拍手稱快。成品油是壟斷性産品,實行政府定價,擅自提價屬價格違法行為,政府部門有權查處也必須查處。國家發改委每次調整成品油價,都會確定汽柴油的最高零售價(各地最高零售價和實行零售價稍有差別),而根據成品油定價機制,最高批發價則按最高零售價每噸倒扣300元確定,即成品油批零差價不得低於300元/噸,以保證加油站獲取合理利潤。此次被查處的6家油企均是擅自提高柴油批發價格,導致批零價格倒挂,很多加油站不願購買和銷售柴油。近來出現的大規模柴油荒,原因之一即在此。
不過,罰款只能震懾高價售油行為,卻解決不了油荒這個根本問題。如何根治油荒?關鍵是要強化壟斷油企的責任,建立油荒問責機制。中石油、中石化既然壟斷著國內成品油供應,保證成品油供應就是他們應負之責,不管油荒的成因有多麼複雜,不管保證市場供應有多少困難,壟斷油企都應該預見到並想辦法解決——這就是一種權、責對等,你不能只享受壟斷的好處卻不承擔壟斷者的責任,否則我們要石油壟斷做什麼,油荒頻現又怎能保證國家經濟安全?
油荒頻現顯然是壟斷油企沒有履行責任的明證,眼下的問題是,不管油荒鬧得多麼厲害,壟斷油企似乎都無須擔責,也從沒聽説過有誰因此被問責,反而是油荒鬧得越厲害,我們越要倚重他們。正因為權責不對等,缺乏油荒問責機制,才使得壟斷油企對油荒頻現無所擔憂、暗中竊喜甚至故意製造油荒。如果有油荒問責機制,壟斷油企所屬煉油廠,就不會每逢八九月進行大規模檢修,致使每到冬季就鬧油荒;就會主動將其他環節賺取的高額利潤補貼到煉油環節,從而提高煉油企業的生産積極性;更不會像媒體報道的那樣,以“股票坐莊”的手法操控成品油供應,並在油荒中享受盛宴狂歡……
成品油的壟斷機制有了,定價機制也有了,但供應機制還很脆弱、很不完善。查處一些油企的“趁荒打劫”很重要,而通過強化壟斷油企責任來根治油荒,無疑更加重要。(晏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