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傳遞對臺工作重大信號?臺媒聚焦這兩項議題!
2024-03-06 09: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為代表入場。(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隨著2024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島內輿論對會議內容的關注度和討論度持續升高,尤其聚焦在兩岸政策的變化與走向以及大陸經濟發展佈局等重大議題。
臺媒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涉臺表述:做的比説的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臺灣問題指出,我們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同心共創民族復興偉業。
臺灣《聯合報》注意到,自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九二共識”以來,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兩岸方面,“九二共識”“和平發展”“和平統一”都是關鍵詞,也是多年慣例。
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研判,未來大陸對臺工作將是“做的比説的多”,並以事務性議題推進其戰略目標。他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雖講得不多,但是實際作為仍將持續推進,從臺灣2024選舉落幕迄今,大陸相關對臺作為都有節奏且統合性地在進行。
事實上,今年兩會關於臺灣問題的表述,一方面體現出大陸對臺政策的穩定性和一貫性,另一方面也證明在臺海局勢與國際局勢動蕩變化之中,面對愈發複雜嚴峻的形勢,大陸方面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將繼續按照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節奏和方式,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妥善處理臺灣問題,堅定推動統一進程。
“高品質發展”“新質生産力”等經濟議題受熱議
除兩岸關係議題外,經濟議題在島內輿論熱度也很高,“高品質發展”“新質生産力”“5%的經濟增長率目標”“支援港澳改善民生發揮自身優勢”等提法,也頻繁出現在臺媒報道標題中。
臺灣“今日新聞網”表示,今年兩會的重要看點聚焦于反分裂反“臺獨”,以及經濟增長目標。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稱,民生保障如何更有力度與溫度,將是今年全國兩會重要議題;如何提振信心也將是各方關注焦點之一。
有臺灣學者指出,今年報告最重要的主軸是“中國式現代化”和加快“新質生産力”,尤其後者從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一再強調。
何為新質生産力?中央提出,新質生産力是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産力。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受訪時,針對一些美國學者宣揚的“中國經濟見頂論”予以回擊。林毅夫表示,中國會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産業升級,使生産力水準不斷提高,也相信新質生産力會不斷涌現,中國經濟可以維持在相對較高的增長率,不會出現像日本一樣的情形。
兩會代表、委員:臺灣同胞背靠祖國才有發展前景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大開歷史倒車,致使兩岸交流往來嚴重倒退,這讓關心臺灣前途命運、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界人士深感痛心。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兩岸關係發展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在受訪時提到,北京人藝的表演深受臺灣觀眾歡迎,《茶館》《天下第一樓》等話劇,將臺灣老一輩觀眾感動得熱淚盈眶,也讓新一代的臺灣年輕人體認到中華文化之根。他希望兩岸的文化交流能夠更加深入。臺灣省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週期盼,新的一年兩岸民間交流規模更大,更深化。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則對去年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予以高度期待。他認為,這給兩岸關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引來一股活水。
對於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一個中國原則”,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由衷呼籲,“希望臺灣同胞能夠明智地看清形勢,背靠祖國才有發展的前景,臺海才會安全,老百姓才會安居樂業。”(文/高旭)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