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內加爾小哥心裏話:中文為我打開一扇成功之門
來源:新華國際
2018年08月13日 17:56:00A
“中文為我打開了一扇成功之門,我希望把自己在中國學到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傳播到塞內加爾,成為一名傳播中國文化、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的使者。”
“我買音樂光碟、商、有名、書……”
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中文課堂,本土中文教師庫馬克 巴胡姆(中文名:巴虹)正用流暢的中文和法文向百餘名學生授課。學生們認真模倣老師的發音。
從“巴虹同學”到“巴虹老師”
今年剛滿30歲的巴虹曾是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首批學員,2013年申請到中國大連外國語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
3年學成後,巴虹選擇回到母校,成為塞內加爾第一名本土中文教師。巴虹同時還擔任塞內加爾廣播電臺一檔中文節目主持人,用當地的民族語言教授中文,讓常常收聽廣播的計程車司機和生活在偏遠地區的民眾受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巴虹同學”到“巴虹老師”,角色發生變化,但對漢語的熱愛一直沒變。
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孫震説,培養本土教師有助於解決教師流動性大和師資短缺問題,同時也可以結合當地特色,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目前,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已有3名在崗本土中文教師。他們以生動、易懂的方式在塞內加爾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巴虹在課堂上向當地學生分享自己學習中文的困難和經驗,為他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孫震説,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自2013年首次正式招生以來,已培訓4000余人,學員覆蓋幼兒園至大學各階段,“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已成為當地人的新潮流”。
“中文課太有意思,永遠都上不夠”
穆罕默德 西索霍(中文名:蘇家明)是一名剛剛從達喀爾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生,也是一個中文迷。
儘管學習中文還不到兩年,但他可以流利地背誦古詩《觀滄海》。用他自己的話説:“中文課太有意思,永遠都上不夠。”
今年9月,蘇家明將到中國山東大學留學深造。他憧憬未來,希望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或商人,把在中國學到的先進經驗帶回祖國,助力塞中經貿合作交流和發展。
近年來,中塞兩國關係呈現加速發展良好勢頭,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一系列大型合作項目相繼落成或正在穩步實施。目前,多家駐塞內加爾中資企業和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建立合作關係,聘請中文較好的學生工作。
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另一名本土中文教師吳思滿説:“我喜歡中國——雖然我出生在塞內加爾,但是我非常喜歡中國。”
吳思滿最喜歡的一首中文歌是《成都》,哼唱起來字正腔圓。(樓上視頻第55秒開始,必聽)
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張迅表示,在中塞雙方共同努力下,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積極推動中國文化傳播和中塞文化交流,為促進中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中塞友好合作的紐帶。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推薦
-
以“紅船精神”奏響新時代治黨強音
時政08月13日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
時政08月13日 -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昔日保姆成百歲“母親” ,老東家説…
時政08月13日 -
節余指標跨省 助力脫貧攻堅(政策解讀)
時政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