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楊昆福:變本加厲操作兩岸對抗 蔡英文有何政治算計?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2月02日 07:51:00A

  今年1月29日,蔡英文當局為報復大陸M503航線,不核準176班兩岸春節加班航班申請。媒體預估,此舉將影響春節期間往返兩岸的人次多達5萬,並導致臺灣旅遊相關業者近10億新台幣損失。媒體人楊昆福在《臺海》雜誌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顯然,蔡英文當局如此操作,受害的還是臺灣民眾,那麼他們緣何會打出這種“自傷牌”呢?個中到底有什麼政治考量與盤算呢?又會引發何種後續政治效應呢?

  全文內容如下:

  爆炒短線 蔡英文衝撞策略不得人心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劍走偏鋒,採取炒短線的衝撞冒險策略,已引發臺灣多數民眾反感。 1月28日,島內親綠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發佈最新民調數據顯示,針對蔡英文當局近期對大陸啟用M503航線採取的報復措施,亦即,不核準兩岸春節加班航班申請。有43.8%的受訪民眾表態不支援,表示支援的只有39.8%。可見,蔡英文當局採取這種“損己不利人”的炒作方式,並不受臺灣多數民眾認可。而拉大到宏觀的兩岸政策層面,有高達59.6%的臺灣民眾對蔡英文表達不滿;表示滿意的只有30.8%,二者差距28.8個百分點。並且,表達強烈不滿的受訪民眾也多達24.6%。

  而在同月22日,同屬於親綠機構的臺灣兩岸政策協會也獲得類似結果。該機構公佈的民調顯示,有高達61.1%的臺灣民眾不滿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滿意的只有33.1%。從兩組親綠機構近期公佈的民調數據來看,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無疑備受質疑,其兩岸政策顯然不得人心。並且,這還是親綠機構所呈現的狀況,實際情形會如何?恐怕會更糟糕。

  劍走偏鋒 既是“應景之需”也有政治盤算

  那麼,為何蔡英文執迷不悟,一意孤行?首先,蔡英文當局借機升溫臺海緊張局勢,展露一貫的“對抗思維”。此次大陸啟用M503航線,民進黨當局進行報復,不核準176班兩岸春節加班航班申請。一方面彰顯此前蔡英文所謂“不會在壓力下屈服”的政策宣示,形塑所謂“強硬姿態”。另一方面,試圖借機進行議題炒作,轉移臺灣民眾不滿焦點,緩解蔡英文當局施政壓力。

  其次,民進黨內部派系角力臺面化,蔡英文試圖爭奪綠營話語主導權。當下,蔡英文民望萎靡不振,民進黨內山頭勢力不斷進逼,加之“獨派”大佬不斷放話,蔡英文承受巨大壓力。為了緩解山頭勢力的“逼宮”,兩岸關係一方面成為其引導宣泄壓力的“排洪渠”;另一方面,兩岸政策是臺灣地區領導人權責範圍,透過製造兩岸對立,蔡英文試圖彰顯其決策權威,從而主導綠營話語權。

  其三,基於政治算計,無所不用其極,犧牲特定群體切身利益。此次蔡英文當局的相關操作,首當其衝的無疑是在大陸的臺商,他們春節回家過年行程勢必將受到較大影響,而另一部分民眾則是受益於陸客赴臺遊的臺灣旅遊相關業者。細察可發現,整體而言,這兩部分臺灣民眾並非民進黨的傳統支援者,而是藍營的票倉。過去,他們得益於兩岸和平穩健交流,對兩岸關係正向發展抱持正面態度,並且對民進黨的相關姿態與政策並不以為然。2016年5月蔡英文上臺後持續惡化兩岸關係,他們反彈力度可謂不小。此次,面對臺海新變局,他們便成為蔡英文當局“祭旗”的犧牲品。最近,有輿論稱,民進黨無視臺灣民眾利益,不核準兩岸春節加班航班申請是在“打自家孩子”。在筆者看來,更確切地説,民進黨打的是競爭對手家的,也就是藍營的支援者。然而,作為主導臺灣當局的政黨,民進黨採用黨爭的鬥爭方式來對待臺灣特定民眾,無疑顯得沒有格局與責任擔當,給外界留下了不良觀感。

  其四,著眼2018“九合一”選舉,凝聚深綠基本盤。2018“九合一”選舉是地方性選舉,而非整個臺灣級別選戰,兩岸議題一般不會成為藍綠對決的主要場域。故而,民進黨有恃無恐,採取衝撞策略,肆意惡化兩岸關係。按照民進黨的邏輯來看,相關操作反而有助於該黨凝聚深綠基本盤,穩固鐵桿擁躉支援。縱觀近年來民進黨的策略操作軌跡,外界可以發現,一旦“大選”來臨之際,民進黨往往極力營造務實轉型假像,試圖迷惑“中間選民”或“經濟選民”,將選票極大化。而每當遇到地方性選舉,民進黨兩岸政策或論述勢必鋒芒畢露,甚至向深綠論述靠攏。比如,在2014及2010兩次類似的地方性選舉當中,民進黨此種運作可謂運用得無以復加。

  陷入怪圈 蔡當局難以跳脫困局

  細心觀察臺灣時局不難發現,蔡英文當局正陷入這樣一個怪圈:一方面,惡化兩岸關係導致和平紅利消失,臺灣經濟受到重創,引發臺灣各界強烈反彈,蔡英文聲望也因此不斷下探;另一方面,蔡英文聲望低迷,為了轉移焦點推卸責任,又在兩岸關係上大做文章,不斷挑起兩岸紛爭。從目前局勢來看,蔡英文當局很難跳脫這一迴圈往復的怪圈。而為了使得己方利益最大化,蔡英文當局一方面會鋌而走險,採取劍走偏鋒的策略;另一方面是持續製造問題、炒作議題,回籠“基本教義派”。在外則全面倒向美日,與美日形成某種程度的默契,在特定議題上,形塑輿論氛圍,不斷挑戰大陸底線。如若大陸被激怒,或被迫採取反制措施,那麼蔡英文當局便會大加渲染,不斷升溫臺海局勢。

  然而,同樣,蔡當局這種短線操作的手法,勢必會自食惡果。在1月28日臺灣民意基金會發佈的民調數據中,不贊同蔡英文施政方式的民眾已有46.7%,表示贊同的只有31.7%。而更有近6成的受訪民眾不滿蔡英文在經濟方面的表現。1月30日,綠營機構《美麗島電子報》發佈最新民調顯示,有80.4%的臺灣民眾認為臺灣整體經濟現況不好,並且有超過半數的民眾不信任蔡英文,表示信任的只有三成。由此可見,蔡英文當局不管在兩岸政策層面不得人心,施政及拼經濟能力也備受質疑,這與蔡當局陷入怪圈、自陷困局有著莫大的干系。

  指鹿為馬混淆是非 終將自食惡果

  民進黨2016年5月上臺後,在兩岸關係層面持續固化其兩岸決策思維,採用“零和博弈”來看待臺海關係。這種“霍布斯式”的兩岸關係定位,成為臺海關係發展的重大變數之一。在這種決策思維體系之下,民進黨為實現其政治考量,不斷在兩岸間製造事端,並將責任推卸給大陸。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學者葛來儀近日指出,2018年臺海形勢主要變數是蔡英文的政策。可見,蔡英文在接下來,如若繼續採取對抗策略,那麼兩岸關係勢必會繼續遭受衝擊。再加上域外勢力美國推動“臺灣旅行法”及“臺美軍艦互訪”,向蔡英文當局傳遞錯誤信號,蔡英文當局可能為虎作倀,甘當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馬前卒,並“狐假虎威”孤影自大,繼續挑釁大陸,那麼兩岸關係變數叢生,繼續倒退惡化將在預料當中,對此,該負主要責任的顯然是蔡英文當局。

  外界可以看到,蔡英文上任一年多以來,持續畫地自限,依舊在作困獸之鬥。1月30日,臺灣方面陸委會召開年終記者會,臺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聲稱,蔡當局的兩岸政策“穩健”,並“確保臺海和平穩定”。如此大言不慚的陳述,可以説是嚴重侮辱了兩岸民眾的智商,也讓外界見識到蔡英文當局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的詭辯功力。在新一年的展望中,張小月發表了四個“工作重點”,同樣陷入悖論之中。在依舊不承認兩岸互動共同政治基礎的前提之下,蔡英文當局一方面聲稱要尋求兩岸對話溝通可能的機會;另一方面卻要健全所謂“兩岸法制”等防衛機制,並需求島外勢力支援。可見,在接下來,蔡英文當局依舊會採取且戰且走的策略,在繼續固化兩岸博弈對抗思維的同時,試圖進一步引入外力介入臺海。只是這樣一來,兩岸關係勢必會遭受重大衝擊,而蔡英文當局也將為自己的莽撞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責任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