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萬里海疆巡禮:樂守天涯——南麂官兵的凡人偉業

2013-11-04 10: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記者隨“萬里海疆巡禮”採訪團登上位於浙江省東南海域的南麂列島主島——南麂島,探訪東南沿海一線官兵的工作生活。圖為戰士們親手所寫的標語。(台灣網 馬迪 攝)

  台灣網11月2日溫州消息 想上南麂島,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這個近年來名聲鵲起的小島,距離大陸最近點有28海裏,即50多公里的距離,變幻莫測的風浪、時常造訪的颱風,都是進入南麂島唯一交通工具——渡輪的最大敵人。人們常常要提前致電港口,才能確認是否能夠成行。

  面積僅有7平方公里的南麂島擁有三張“金名片”: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每年5到10月都會有數萬遊客蜂擁而至,享受美景美食。但在平安喜樂的背後,很少有人知道,島上還駐紮著一批樂守天涯的海軍91683部隊官兵,在默默無聞中守望著海疆。

  日前,記者隨“萬里海疆巡禮”採訪團登上位於浙江省東南海域的南麂列島主島——南麂島,探訪東南沿海一線官兵的工作生活。

  首先吸引記者注意的是島上處處可見的颱風肆虐的痕跡。今年10月6日,颱風“菲特”的核心對流剛剛經過這裡,最大風速高達到17級,營區駐地也未能倖免:房頂的紅瓦被掀得七零八落,玻璃窗多處破損,連院子裏的籃球架也遭遇“飛來橫禍”——它被房頂吹落的熱水器砸中,扭曲成匪夷所思的形狀。

  對於1955年5月設立的這個站來説,這樣的颱風已經經歷了不知多少次,固定的防臺機制在“菲特”來襲時又一次發揮了作用:大多數官兵進入掩體避風,老戰士和幹部則帶頭組成應急分隊留守在營地裏,力爭把損失降至最低。“颱風這個東西沒辦法‘抗’的,只能避。”官兵們笑著説。

  颱風不是這些官兵面臨的唯一問題。2009年來到島上的張指導員介紹説,相比颱風,更大的問題是每年冬天十余次的冷空氣,以及由此帶來的大風大浪。一般9級風以上便會造成停航,而停航的時間一長,所有人的補給就成了問題,有時甚至一餐只有一個菜,但戰士們主動克服困難,毫無怨言。

  一名姓竇的班長對此也深有同感:“剛來時覺得海濤悅耳,海風舒暢,但時間長了就沒感覺了。現在不關心風景,只關心天氣——冷空氣、颱風,這些會直接影響通航,飲食都成問題,有時戰士們自己種的菜還沒長大就摘來吃掉了。”

  航班少,也造成了探親難。曾經有官兵家屬春節期間來探親,從正月初六等到正月十五,帶來的特産都壞掉了,才等到有船上島。每年只有一次休假、一次探親,與親人的長時間分離是戰士們面臨的一大困境,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辛酸故事。一位姓端木的戰士講到,有一次淩晨接到妻子的電話,得知孩子發燒,但他卻遠在天涯愛莫能助,那個時候當真揪心。

  在艱苦的環境中,家人一般的戰友情誼是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以島為家”是島上官兵的一貫信念。竇班長説,每次送老兵,戰士們都送到碼頭,灑淚而別;老兵回來探望戰友,見到門口的兩棵“站樹”都熱淚盈眶。

  對張指導員來説,“以島為家”就是“在一個地方,靜下心來把事做好,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據他講,南麂列島中有一座名為“稻挑山”的領海基點島,島上的石碑書寫著鮮紅的“中國”二字。講到此處,他笑著説:“當了這麼多年兵,不就是為了這兩個字嘛?”

  南麂島,浙江全省最後解放的地方,離釣魚島最近的有常住居民的島。正是因為島上一代代官兵言傳身教,把“樂守天涯”的精神傳統傳承下去,才有了一方海疆的安寧,真正堪稱“凡人偉業”。(台灣網記者 馬迪)

戰士們的圖書館,圖書種類齊全。(台灣網 記者 馬迪)

營地內設有迷你型“超市”,大大方便了官兵們的日常生活。(台灣網 馬迪 攝)

寢室一瞥。(台灣網 馬迪 攝)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