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幣走向全球 臺北爭主港廈門當輔港

2013年05月20日 11:05:00來源:東南網

人民幣走向全球臺北爭主港廈門當輔港

  人民幣在島內影響迅速擴大(網路圖)

  臺灣“央行”16日發佈最新統計,截至5月15日,臺灣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突破600億元,其中臺銀行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人民幣存款303.5億元,外匯指定銀行(DBU)的人民幣存款299.1億元,合計602.6億元人民幣。

  這時離臺灣外匯指定銀行2月6日開辦人民幣存款業務剛好百天,而作為目前全球唯一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香港,2004年1月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到2009年底人民幣存款才達到627億元。

  顯然,人民幣在臺灣發展速度遠勝當年的香港,島內業界、學界幾乎都認為,到今年底臺灣的人民幣存款將達到1000億至1500億之間。當前,新加坡、倫敦、巴黎、臺北等城市都在爭奪第二個人民幣交易市場,臺灣對此信心滿滿,積極展開了人民幣多項業務。臺灣人民幣資金池做大之後,對最鄰近的廈門而言,也意味著龐大的人民幣商機。

  島內人民幣資金池做大

  臺灣人民幣存款累積速度較香港快,主要得益於跨境貿易結算。香港雖在2004年1月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但後來才逐步開放人民幣跨境結算。據統計,目前兩岸貿易額約有10%以人民幣來結算,一年下來就有一百六七十億美元,約千億元人民幣。按兩岸貿易額的臺灣順差約佔一半比例,以人民幣結算的千億貿易中,估算大約500億元人民幣是臺灣順差部分,留存在島內。

  自去年以來,人民幣商機在島內從理想一步步變成了現實。去年8月,兩岸簽署了《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兩個月後生效,開啟了兩岸貨幣直接、雙向流通時代,為島內建設人民幣資金池創造了條件。

  此前,人民幣和新台幣因為沒有清算機制,無法直接現鈔兌換或貿易結算,必須繞經香港先換成美元或港幣,人民幣流入臺灣也要繞經香港,時間長,手續費高,並且多一環節的匯兌風險。同時,臺灣金融機構無法及時、直接、充分地獲得人民幣供應。去年下半年,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成立,解決了人民幣在島內的供應問題,為人民幣資金池開通了“水管”。

  下一步,兩岸還將啟動貨幣互換協議,島內勢必獲得更充裕的人民幣供應。島內人民幣數量多了,必須要創造更多的人民幣金融商品,以多樣化商品來“消化”這些人民幣。去年9月,臺當局推出了“兩岸特色金融業務”,作為今後臺金融業的最重要發展方向,兩岸特色金融其實就是指與人民幣相關的業務,包括人民幣存匯款、人民幣債券、人民幣保單、人民幣基金等。

  人民幣資金池需要回流

  臺灣的人民幣資金池,池水不足時需要大陸及時補充,池水過剩了,一部分會流向海外,一部分要回流大陸,只有形成了這種良性迴圈,資金池才能流水不腐、活力不竭。

  3月12日,臺灣“中信”銀行發行了島內第一檔人民幣債券“寶島債”,發行面額共計10億元人民幣,負責主導這次寶島債的臺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指出,有信心在年底前發行5檔共計50億人民幣的債券。

  人民幣債券可以幫助企業向民眾融資,民眾手頭人民幣多了,用來購買債券可獲得比銀行存款利息更高的回報,企業可借此解決向銀行融資難問題。此外,“寶島債”融來的人民幣投資到大陸,實際上形成了一條人民幣回流管道。

  香港在建設人民幣交易市場過程中,發行了人民幣債券“點心債”,從2007年起至2012年底,已發行超2900億人民幣,在今年底有望突破4000億元。不過,“點心債”最初遠沒有這次“寶島債”風光,“寶島債”不僅受到島內青睞,一些海外機構也嗅到了商機,也表示要入臺發行“寶島債”。

  人民幣另一條重要的回流管道,是兩岸銀行間的人民幣同業代理賬戶。比如説,臺北富邦銀行與廈門銀行簽訂了人民幣代理清算協議,臺北富邦銀行在廈門銀行開設有人民幣同業代理賬戶,臺北富邦銀行可透過廈門銀行與大陸各地銀行進行人民幣結算,極大方便了島內企業人民幣回流大陸。

  今年3月起,臺灣民眾可以每天匯8萬元人民幣到大陸,7月將為此開通人民幣中文匯款平臺。臺灣開放民眾向大陸的人民幣匯款,又是一條新的回流管道。

  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前幾年,進展緩慢,2010年人民幣回流機制建立後,當年人民幣資金池從上年的600多億增加到1000多億,2012年底超過6000億元。臺灣急速增加的人民幣存款,同樣離不開暢通的回流管道。臺灣現有存款30多萬億新台幣,只要有10%轉為人民幣存款,就有七八千億人民幣,超過現在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由此帶來的人民幣回流,正是廈門應該把握的龐大商機!

  廈門有兩岸金融中心之優勢

  臺籍證券分析師楊博光形象地告訴導報記者,人民幣國際化之路,猶如一艘大船在全球航行,人民幣離岸交易市場是這條國際航線中的大港,比如香港是大港,深圳是香港的輔港。

  將來,臺北如果成為繼香港之後的第二個大港,屆時廈門便可充當臺北的輔港。大港的人民幣進出自由,作為輔港,也需配套人民幣自由進出政策,大港貨源過剩時從輔港回流到大陸,貨源不足時通過最近的輔港予以補給。

  楊博光表示,香港是國際性的金融城市,所有貨幣進出自由;廈門是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有條件兩岸貨幣進出自由。廈門的這個功能,恰好能很好地扮演臺北的輔港角色。

  實際上,廈門已經開始了一些探索。廈門是大陸第一個提出建立兩岸跨境人民幣結算清算群的城市,至5月初,廈臺兩地已有9對18家銀行簽訂了跨境人民幣代理清算協議,就是説有9家島內銀行在廈門設立了人民幣同業代理賬戶,搭建起人民幣回流的便捷通道。

  廈門銀行臺商業務部總經理吳至祥嚮導報記者稱,廈門應該多組織大陸的中小企業到臺灣籌資,臺灣無論是銀行借貸,還是債券發行,融資成本都遠低於大陸,中小企業在大陸融資不易,所以在廈門組團陸企入臺籌資可行性高。這樣不僅幫助大陸中小企業取得資金,而且有利人民幣回流。(海峽導報記者蘭文)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