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記者辭去高薪工作投身四川麻風村教育
2011年02月23日 09:37:00來源:
在村子里,張平宜看到,許多麻風病患者只能拖著殘缺的四肢在地上爬行,身後帶出一道道血痕,在自己的採訪筆記里,她這樣描述道:“他們的肢體被細菌吃掉了,就好像蠟燭燃燒後融化變形。”
村莊里到處都是遊蕩的孩子,他們不再有父輩那可怕的疫病,眼神里流露出野性的天真。這讓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不由自主地想到,“這里總該有所學校吧?”
唯一的小學,在海拔1800米的山上。教室是兩間破土房子,沒有一扇完整的窗戶。學校的招牌,是小偷唯一看得上的財產,早已被盜。這里擠著70多個學生,大部分只能站著聽課,孩子們的臉都很臟,“臟到只能看見兩顆眼珠子”。
如果連這所學校都垮了,張平宜不知道這些生長在麻風病陰影下的孩子還能有什麼希望。這個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女人向老師許諾:“你留下來,我去籌錢蓋一所新的學校。”
2002年,正如她承諾的那樣,嶄新的教室已經在大營盤落地生根,而這個臺灣女人的命運,也和這個一度被外界遺忘的村莊緊緊地連在了一起。2003年起至今,她辭去百萬年薪的工作,在海峽對岸開辦“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致力于大營盤麻風病人的子女教育。
最開始,她將自己的動機解釋為一種“最樸素的母性”。但現在,她的長期願望是,“讓這些麻風病人的子女都能正常地融入外部社會。”
[責任編輯:薛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