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網泉州8月24日消息(記者 杜蘇閩)昔日炮聲隆隆,今日歡聲陣陣。昨天的七夕節,素有“海峽第一村”之稱的福建晉江金井鎮圍頭村分外熱鬧,歡歌笑語中,迎來了第二屆海峽兩岸(圍頭)七夕返親節。81名圍頭新娘攜夫契子回到娘家歡聚一堂,慶佳節,話親情。
“昔日前沿炮與炮對話,今天港灣心與心交流”。54年前,地處距離臺灣大金門島最近的圍頭村成為海峽炮陣前沿,烽火連天,炮聲隆隆。而今,圍頭村與金門、澎湖不僅隨民間經貿交流的日漸密切,也成為大陸與臺灣通婚最多的漁村。據了解,如今已有136位圍頭新娘嫁到臺灣,遍佈金門、澎湖、高雄、臺南、臺中、臺北等地;有4位臺灣新娘落戶圍頭。
今年七夕,81名圍頭新娘攜夫契子返親過節。會場上,嫁往臺灣新竹的圍頭新娘許麗麗一家四口人幸福洋溢。“當年剛開始我還很擔心的,必竟要嫁到陌生的地方。還好我沒有看錯人,老公愛家又老實。”回憶自己17年前選擇夫婿的往事,許麗麗一臉甜蜜地説。“當時看我女婿蠻乖的,就同意麗麗嫁給他。”坐在一旁的許媽媽説。“現在看他們很幸福開心,我也高興。”而説起自己的太太,從事司機工作的新竹老公蔡垂峰也是誇獎有加,“我老婆勤勞,家裏家外打理得好。”如今,恩愛的他們育有一雙16歲和5歲的子女。圍頭新娘在臺灣有著好口碑,她們的勤勞、善良為人所稱道。本次應邀參加的臺灣立法委員楊應雄對記者説。“她們都和周圍鄰居很友好啊,孝順長輩,會持家。”他笑説,“我頭髮已經離不開圍頭新娘了,她理得好,我都得找她理髮。”他還表示説,這次和圍頭新娘們來娘家圍頭看看,真是高興,圍頭村各方面建設的都很好,以這樣的姻親關係為平臺來作兩岸的合作和交流意義很好。
昨天七夕返親節的日子,又恰好是58年兩岸“八二三”炮戰在圍頭打響的日子。作為民兵英雄的後代、曾是哨兵所所長、現為圍頭村村長的洪水準感慨地説,“很巧,今年七夕與八二三炮戰的日子重疊,這對圍頭來説意味深長。這有意義的日子,也是祈願我們兩岸民眾要珍惜今天的和平關係,世代和諧與共。”作為村長的他,正和村民們一道,努力打好“姻親、宗親、鄉親”這張牌,致力於把圍頭村打造成兩岸交流先行村、品牌村,推動兩岸鄉村休閒旅遊合作與港口經貿交流的發展。返親節上,圍頭村分別與臺南、金門簽訂了兩岸民間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友好協議。
來自臺灣地區及圍頭村旅港澳菲緬等各方嘉賓參加了返親節。在為期三天的節日中,還舉辦了兩岸民間民俗演出,兩地青年籃球友誼賽、“晉臺同源緣定七夕”文藝晚會、兩岸青年“祈福燈”放飛活動。
[責任編輯:段方君]